1.1順應國際產業鏈轉移,抓準發展時機
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集裝箱由日本轉移到韓國,再進一步轉移到中國,到90年代末,中國占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深圳海虹90年代后期開始引入集裝箱涂料,以后相繼形成中遠關西、海虹老人牌、中涂化工、KCC等為主體的集裝箱涂料生產基地,以滿足200萬~300萬箱/a以上的需求。2006年集裝箱涂料產量約15萬t。與此同時,世界造船和修船行業完成了向東亞地區的轉移,至21世紀初,東亞地區占世界造船市場的80%以上。其中韓國和日本占30%~35%,中國占8%~10%。近幾年中國造船業盡管受到鋼鐵漲價的困擾,但仍高速增長。2003年達到460萬t,2004年達到840萬t,2005年到1000萬t,至2010年將計劃達到2000多萬t,趕上或超過韓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從目前各大船廠手持定單來看,達到這個目標是可能的。相應的船舶涂料生產向東亞,尤其是中國轉移。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涂料IP落戶上海后,近年來世界主要船舶涂料跨國公司——挪威佐敦,Hemple、Sigma、中遠關西、立邦、KCC、Ameron、ICI等紛紛登陸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已形成20萬t/a以上的生產能力。如果考慮每年中國沿海岸的修船用涂料,至2010年總船舶涂料市場容量將達到30萬~35萬t/a。因此,各跨國公司紛紛擴充生產能力。2006年船舶涂料產量約達20萬t。
1.2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重防腐涂料發展
十幾年來我國的高速公路從零發展為世界第二里程大國,鐵路建設10%以上的速度發展。與之配套的橋梁(鋼結構和混凝土),高速公路的護欄設施的重防腐體系得到長足發展。與之相應的鐵道部、交通部的橋梁行業標準加以修訂,無論涂料體系還是產品性能要求逐步與國際接軌。鐵道部車輛涂裝標準,開始引入環保型水性涂料配套體系;杭州灣大橋采用的重防腐體系體現了當今國際標準。同時我國尚有上百萬米長的橋梁進入重涂維修期。城市基礎設施——立交橋、輕軌、地鐵、污水處理廠和管道、自來水和煤氣管道等大型場館建設,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配套的設施都需要高質量、高性能和環保型的重防腐涂料體系。
1.3能源和石油化工行業對防腐提出更高要求
能源是制約我國經濟增長最大的瓶頸之一。我國能源行業——水利、火力、風力發電、石油開采、進口原油加工等近十年來以10%以上的速度發展。至2004年底,我國進口原油達到1億t,成為世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而且還將以7%~8%的速度增長,水電站、火力發電站及風力發電塔的重防腐體系,包括管道、鋼結構、混凝土結構、閘門等都要求20a以上的防腐體系。各個行業正在制定相應的標準。石化行業的油氣管道由常規的瀝青、環氧煤瀝青向國際上通行的環氧粉末、聚烯烴粉末噴塑靠攏。油罐內外壁防腐和涂裝體系正在標準化。海洋石油鉆井平臺及配套設施的防腐體系從開始就基本與國際標準接軌,其行業標準要求比較高,目前涂料主要由跨國公司供應。
1.4“世界制造基地”推動我國地坪涂料快速增長
外商直接投資保持增長,工業園和通用廠房的建設促進環氧工業地坪涂料近幾年以30%~40%速度發展,成為涂料行業發展的亮點之一。除了通用型環氧地坪涂料之外,功能性的工業地坪——導電、防滑、耐化學介質地坪涂料正在發展之中。
1.5涂料涂裝整體解決方案的理念日益普及
重防腐體系是以高性能和長效為主要特征,因此重防腐體系的可靠性是基本要求,其質量保證貫穿在涂料的研發、可靠性評價、涂裝工藝和涂裝過程管理的全過程中,涂裝技術服務、技術代表素質和管理能力受到涂料供應商高度重視。同時涂裝技術和工藝的發展反過來推動涂料開發和產品升級。20世紀80年代以來船舶涂裝中大力推廣以無機富鋅為主的鋼板預處理底漆和涂裝促進了車間底漆的升級換代。近幾年來,為了降低涂裝成本和底材噴砂預處理成本,低處理表面通用底漆應運而生。濕噴砂和高壓水除銹工藝催生濕銹表面底漆的開發。新的涂裝工藝同時對涂料的施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重防腐涂料性能的改進。
1.6環保法規推動新產品開發和技術進步
有機發揮物含量(VOC)限制法規和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法規(HAPS)推動船舶和重防腐涂料朝高固體分、無溶劑、水性化方向發展。盡管傳統的低固含量的防腐涂料在我國還占有50%以上的市場,而且在相當時期難以全部退出市場,但是在高端市場,以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環保型涂料必將成為主流。
有毒有害對人體和生態環境危害較大的原材料和涂料產品日益受到限制和禁用。三丁基錫聚合物為基礎的自拋光防污涂料2008年將全面禁用,絕大多數跨國公司已經禁止生產紅丹防銹漆,不久的將來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和使用含鉛的涂料,并且逐步限制使用含鉻防銹涂料。
20世紀90年代初,公安部發布了強制性涂裝鋼結構防火涂料的法規,以及相關的涂料標準,從而促進防火涂料發展,并且迅速在國內推廣使用,盡管目前在執法和應用中存在不規范、不完善之處,但是其發展速度和主流方向是健康的。
1.7多學科交叉重防腐涂料、涂裝研發、交流空前活躍
船舶、重防腐涉及國民經濟的主體產業,包括從腐蝕原理、防腐機理、防腐性能評價、新防腐材料和涂料新產品開發涂料工藝等從應用基礎研究到工程開發的不同領域。而且涂層保護與電化學保護又是重防腐體系中不可分割的整體。從“八五”到“十五”以艦船涂料科技攻關為主,我國在艦船涂料涂裝開發中取得長足的進展,基本形成可滿足海軍需求的整體配套和涂裝體系。同時推動了民用船舶涂料的發展。功能性涂料——太陽熱反射涂料、阻尼涂料、吸聲涂料、直升機甲板防滑涂料、長效防污涂料等領域形成了產品系列。
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集裝箱由日本轉移到韓國,再進一步轉移到中國,到90年代末,中國占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深圳海虹90年代后期開始引入集裝箱涂料,以后相繼形成中遠關西、海虹老人牌、中涂化工、KCC等為主體的集裝箱涂料生產基地,以滿足200萬~300萬箱/a以上的需求。2006年集裝箱涂料產量約15萬t。與此同時,世界造船和修船行業完成了向東亞地區的轉移,至21世紀初,東亞地區占世界造船市場的80%以上。其中韓國和日本占30%~35%,中國占8%~10%。近幾年中國造船業盡管受到鋼鐵漲價的困擾,但仍高速增長。2003年達到460萬t,2004年達到840萬t,2005年到1000萬t,至2010年將計劃達到2000多萬t,趕上或超過韓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從目前各大船廠手持定單來看,達到這個目標是可能的。相應的船舶涂料生產向東亞,尤其是中國轉移。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涂料IP落戶上海后,近年來世界主要船舶涂料跨國公司——挪威佐敦,Hemple、Sigma、中遠關西、立邦、KCC、Ameron、ICI等紛紛登陸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已形成20萬t/a以上的生產能力。如果考慮每年中國沿海岸的修船用涂料,至2010年總船舶涂料市場容量將達到30萬~35萬t/a。因此,各跨國公司紛紛擴充生產能力。2006年船舶涂料產量約達20萬t。
1.2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重防腐涂料發展
十幾年來我國的高速公路從零發展為世界第二里程大國,鐵路建設10%以上的速度發展。與之配套的橋梁(鋼結構和混凝土),高速公路的護欄設施的重防腐體系得到長足發展。與之相應的鐵道部、交通部的橋梁行業標準加以修訂,無論涂料體系還是產品性能要求逐步與國際接軌。鐵道部車輛涂裝標準,開始引入環保型水性涂料配套體系;杭州灣大橋采用的重防腐體系體現了當今國際標準。同時我國尚有上百萬米長的橋梁進入重涂維修期。城市基礎設施——立交橋、輕軌、地鐵、污水處理廠和管道、自來水和煤氣管道等大型場館建設,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配套的設施都需要高質量、高性能和環保型的重防腐涂料體系。
1.3能源和石油化工行業對防腐提出更高要求
能源是制約我國經濟增長最大的瓶頸之一。我國能源行業——水利、火力、風力發電、石油開采、進口原油加工等近十年來以10%以上的速度發展。至2004年底,我國進口原油達到1億t,成為世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而且還將以7%~8%的速度增長,水電站、火力發電站及風力發電塔的重防腐體系,包括管道、鋼結構、混凝土結構、閘門等都要求20a以上的防腐體系。各個行業正在制定相應的標準。石化行業的油氣管道由常規的瀝青、環氧煤瀝青向國際上通行的環氧粉末、聚烯烴粉末噴塑靠攏。油罐內外壁防腐和涂裝體系正在標準化。海洋石油鉆井平臺及配套設施的防腐體系從開始就基本與國際標準接軌,其行業標準要求比較高,目前涂料主要由跨國公司供應。
1.4“世界制造基地”推動我國地坪涂料快速增長
外商直接投資保持增長,工業園和通用廠房的建設促進環氧工業地坪涂料近幾年以30%~40%速度發展,成為涂料行業發展的亮點之一。除了通用型環氧地坪涂料之外,功能性的工業地坪——導電、防滑、耐化學介質地坪涂料正在發展之中。
1.5涂料涂裝整體解決方案的理念日益普及
重防腐體系是以高性能和長效為主要特征,因此重防腐體系的可靠性是基本要求,其質量保證貫穿在涂料的研發、可靠性評價、涂裝工藝和涂裝過程管理的全過程中,涂裝技術服務、技術代表素質和管理能力受到涂料供應商高度重視。同時涂裝技術和工藝的發展反過來推動涂料開發和產品升級。20世紀80年代以來船舶涂裝中大力推廣以無機富鋅為主的鋼板預處理底漆和涂裝促進了車間底漆的升級換代。近幾年來,為了降低涂裝成本和底材噴砂預處理成本,低處理表面通用底漆應運而生。濕噴砂和高壓水除銹工藝催生濕銹表面底漆的開發。新的涂裝工藝同時對涂料的施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重防腐涂料性能的改進。
1.6環保法規推動新產品開發和技術進步
有機發揮物含量(VOC)限制法規和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法規(HAPS)推動船舶和重防腐涂料朝高固體分、無溶劑、水性化方向發展。盡管傳統的低固含量的防腐涂料在我國還占有50%以上的市場,而且在相當時期難以全部退出市場,但是在高端市場,以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環保型涂料必將成為主流。
有毒有害對人體和生態環境危害較大的原材料和涂料產品日益受到限制和禁用。三丁基錫聚合物為基礎的自拋光防污涂料2008年將全面禁用,絕大多數跨國公司已經禁止生產紅丹防銹漆,不久的將來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和使用含鉛的涂料,并且逐步限制使用含鉻防銹涂料。
20世紀90年代初,公安部發布了強制性涂裝鋼結構防火涂料的法規,以及相關的涂料標準,從而促進防火涂料發展,并且迅速在國內推廣使用,盡管目前在執法和應用中存在不規范、不完善之處,但是其發展速度和主流方向是健康的。
1.7多學科交叉重防腐涂料、涂裝研發、交流空前活躍
船舶、重防腐涉及國民經濟的主體產業,包括從腐蝕原理、防腐機理、防腐性能評價、新防腐材料和涂料新產品開發涂料工藝等從應用基礎研究到工程開發的不同領域。而且涂層保護與電化學保護又是重防腐體系中不可分割的整體。從“八五”到“十五”以艦船涂料科技攻關為主,我國在艦船涂料涂裝開發中取得長足的進展,基本形成可滿足海軍需求的整體配套和涂裝體系。同時推動了民用船舶涂料的發展。功能性涂料——太陽熱反射涂料、阻尼涂料、吸聲涂料、直升機甲板防滑涂料、長效防污涂料等領域形成了產品系列。




已解決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