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衛浴產品抽檢不合格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陶瓷坐便器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在對上海、福建、河南、廣東等4個省、直轄市118家企業生產的118種陶瓷坐便器產品抽檢結果中,26種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美標'、'和成'等國內建材市場衛浴巨頭紛紛上榜。接二連三的陶瓷產品質量事件相繼曝光,這說明了國內建材市場陶瓷行業還缺乏自律,陶瓷企業為了追求一時的利益鋌而走險,這嚴重影響了建材市場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廣東省質監局公布2011年9種產品監督抽查質量狀況公告中,在質量問題'黑名單'里,佛山建材市場的拳頭產品之一,即建材市場衛生陶瓷、衛浴產品的不合格數目都占該類別一半以上。 事件二:建材下鄉 繼家電、汽車下鄉之后,中央一號文件將建材下鄉列入拉動惠農的政策中。那么,對于建材市場衛浴生產企業而言,建材下鄉意味著什么?建材下鄉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如何去激活農村建材市場消費力?2011年大環境不斷惡劣,整個家居建材市場和建材營銷行業都在渠道下沉,做為建材市場衛浴行業來說,下鄉無疑是一條最佳路徑,這也代表著農村衛浴建材市場的興起與衛浴品牌農村建材市場的全新競爭。 事件三:原材料漲價事件 國內建材市場原材料市場供應偏緊,加上進口鋼、銅價格升幅較大,從而帶動了衛浴建材市場整體價格上升,這是國內建材市場衛浴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從目前市場的用工難、原材料漲價的速度來看,2011年衛浴價格將呈現直線上漲趨勢,部分地區和企業漲幅有望達到20%。可以說,2012年的建材裝修市場將會出現一片混亂競爭的局面,而最終受傷的是消費者,衛浴建材市場價格必將受到牽連而滑坡。 事件四:'倒閉潮' 有關廣東東莞企業出現'倒閉潮'的傳聞四起并迅速蔓延全國,時隔幾天,浙江又出現了中小企業'倒閉潮'的報道,一時間中小企業人人自危。為此,眾媒體對東莞企業'倒閉潮'傳言引發的危機預期,進行了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東莞沒有出現大面積倒閉潮,雖然大規模的倒閉潮并未出現,但'比金融危機時更兇險'的說法幾成業界共識,減產成為潮流。'倒閉潮'傳言長期的存在,也面臨著發酵的危險。我國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對國內GDP的貢獻率達65%,創造的就業機會達到80%,因此,建材市場中小企業'倒閉潮'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事件五:衛浴產區'用工荒' 企業缺工報道紛紛見諸報端。元宵過后,佛山、潮州、長葛等建材市場衛浴產區均出現了'用工荒'的現象。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歐真志介紹,今年春節后廣東地區用工缺口約在百萬人,接近廣東省超過3000萬總用工量的5%左右。 每年農歷年底的時候,潮州大多數的建材市場衛浴企業都忙著做年終總結和新春晚會,或是召開全國建材營銷商會議等等一些計劃性活動。其中也有一項重要的項目,就是為壯大銷售隊伍和為了明年能正常開工而忙著招工。春節前后,在工業區可以看到眾多廠家大門都貼著一張大紅紙,寫滿了招工的內容,而且招的都是工人。 事件六:渠道創新 衛浴業開辟電子商務時代 根據2011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6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2.95萬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B2B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6萬億元,同比增長26.8%,我國B2B電子商務服務企業達10200家,同比增長24%,整體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為3492億元,同比增長74.6%。國內B2C、C2C與其他電商模式企業數已達20500家,同比增長64%。 目前衛浴建材市場品牌混雜,傳統衛浴潔建材營銷渠道泛濫,行情低迷,隨著網絡建材營銷的發展,借助網絡建材營銷或建材團購平臺締造自己的品牌成為衛浴企業一個發展方向。陳松兵對此表示,電商的競爭就是平臺的競爭。誰能最快把平臺做大,創造優質的建材營銷銷售環境,擁有最多的顧客群,注重用戶體驗,誰就能發展壯大,否則就會被淘汰。 事件七:建陶衛浴行業新國標實施 這一年,國內建材市場建陶衛浴行業的新國家標準開始實施,新標準對于節水型便器平均用水量有了明確規定:小便器平均用水量不超過3升,坐便器平均用水量不超過6升,蹲便器平均用水量不超過8升,不符合這些強制性標準的產品將不允許出售。因此,建材市場衛浴行業的競爭焦點匯聚到節水性能的比拼上。數據顯示,坐便器用水占一般家庭用水量的40%。品牌衛浴的節水產品層出不窮,表現最突出的也就是坐便器。目前,我國強制執行的3-6升節水坐便器標準早已被超越。 在此次的新國標中,節水型衛生潔具被作為一個單獨的項目列出,在業內人士看來并不意外。其中從2000年開始,國家有關部門也相繼推出了《6升水便器配套系統》國家強制性標準、《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標準、《衛生潔具配件生產定點管理辦法》、《節水型產品技術條件與管理通則》等標準和法規,這讓衛生陶瓷生產企業加快了研發生產節水型便器的步伐。 事件八:衛浴行業產能過剩 產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給建材市場衛浴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利潤,但是在建材市場需求的刺激下,眾多衛浴企業產能過剩現象非常嚴重。根據行業分析數據,現在全國建材市場衛浴的產能已經將近1億件,但是市場的需求量大概也就是7000萬到8000萬左右,大概還有20%-30%的產能過剩情況。 有媒體粗略給建材市場衛浴行業的供求算了一筆賬:從2000年1月至2010年9月近十年中,我國總共新建城市住房近7000萬套,農民每年新建住房約9000多萬戶。由此推算,中國每年新建城市住房約700萬套,農民每年建房約900萬戶。如果城市住房按每套2個馬桶,農民建房按每戶2個馬桶計算(其實不到50%使用了沖水陶瓷馬桶),中國每年馬桶的市場需求量應為3200萬只。從各產業基地調查的情況看,中國陶瓷沖水馬桶的產能每年已超過了1.2億只,實際產量在6500萬只以上,外銷約3000萬只,如果內銷按3200萬只計算的話,中國廠商每年的庫存量300萬只,行業產能的過剩量將達6000萬只。 事件九:智能節水衛浴引爆市場 至從新國標實施以后,節水已成為整個衛浴業的共識,很多衛浴產品,都打著'環保、節能'的旗號。據了解,今年,一些款式新穎的節能衛浴對建材市場沖擊很大,以前那些款式陳舊、非節能產品已經悄然退場。 隨著環保、節能概念的深入以及優質潔具的使用效果宣傳,消費者對這些節水潔具產生了新的認識,鷹牌衛浴經銷商張先生也說,現在,產品更新換代非常頻繁,為了迅速占領市場,衛浴產品還要從節水上下工夫,不斷提高產品的性能。 事件十:整體衛浴掀市場小浪潮 整體衛浴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一直以來在市場上都是不溫不火,但隨著今年眾多衛浴品牌涉入整體衛浴,'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將會出現。而且產能提高以后,整體衛浴價格也會逐漸下降,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會看到整體衛浴大行于市,同時也會造就一批知名品牌,甚至國際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