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安靜的空間,一杯舒適的熱茶,一場簡單的聚會……當然也包括一個溫馨舒適的家,一扇貼心實用的鑫爾木門,都能于無聲處、細微中給我們溫暖的力量,讓簡單的幸福從天而降。
鑫爾木門為我們完美演繹了藝術空間之旅,為我們打造出美妙的幸福臥房。它像是一種空間藝術的表達,既是寒來暑往的變換色彩,也是調適心情的隱匿私語,無需刻意便經典重現。
從制造到銷售,鑫爾木門始終做到以消費者利益為重,完善售前、售后服務,提供免費送貨上門、安裝服務,讓消費者免除后顧之憂,讓生活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日子很小,幸福卻可以很飽滿。一個空間,一杯咖啡或者一杯清茶,在想擁有的時間,放下凡塵往事,品味人生的點點滴滴。在書香、木香、茶香和花香之間沉醉,分享愉快歡樂,洞徹天地玄妙。這便是鑫爾木門帶給你的幸福秘方!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幸福
我們深知“所謂人生的意義,全憑我們對于人生的了解”,而不是每天醒來就要奔跑的獅子、也不是每天醒來就是奔命的羚羊。其實生活中的幸福很簡單,不是金錢,不是權力。而是小小的一些小事,家人能在一起吃飯是幸福,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就是幸福。每個人身邊都有幸福,只是還沒有去發現。幸福有時候只是那一瞬間的感動,會讓一個人一直癡迷于此,幸福就是滿足,幸福就是知足!一個人只有主動去找尋幸福,才會得到它。中西哲學家對【幸福說】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主張【精神的快樂為幸福】;有的主張【個人的快樂為幸福】;有的主張【全體的快樂為幸福】的感覺。分述如下: 幸福是一種美好的真言一、西方哲學家(1)德謨克利塔斯(Democritus,公元前460~370年)主張:【人生的意義應以快樂為主,所以人該盡量愉快,擯除痛苦。】并說:【幸福與否,乃靈魂之事,幸福不在于眾多的家畜與黃金,而在于神明的靈魂上。】因此,德氏被稱為精神的幸福主義者。(2)蘇格拉底(Socrates,前470~399)主張:【善就是知,知就是德,德就是福。】因此,蘇氏主張:【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其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后是一位幸福之人。】(3)柏拉圖(Plato,前427~347)主張:人生的目的是止于【至善】(Summum Bonum),其方式是【修德即善】,修德是修養人的【智、義、勇、節】四樞德;行善是人行【中庸】之道,最后人的靈魂可以解脫以達到【至善】之境,如此,才是真正的幸福人。二、中國哲學家中國哲學家被稱為【以快樂為幸福】主義者,有楊朱與墨子。(1)楊朱(前440~360)主張:【人生的幸福是追求個人的快樂。】如他所言:【人之生也奚為哉?為美厚爾!為聲色耳!】又說:【恣耳之所欲聽,恣目之所欲視,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體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并言:【損一毫利太下,不與也。】因此,楊朱被稱為【極端的個人縱欲主義】。(2)墨子(約前468~376,或479~381)主張:【兼愛說】,以人生的目的是謀取大眾的安寧幸福,如其所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若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因此,墨子被稱為唯眾的幸福主義。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