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震旦集團配合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震旦館開展所編撰的專冊,內容由資深文物工作者吳棠海先生執筆,分為「看玉、讀玉、解玉」三大單元,依序介紹古代玉器的基本特征、歷代玉器的發展概況,以及古代玉器的創意美學。文字淺顯,內容精采豐富,引領讀者輕松體會古代玉器的精髓,是參訪上海世博震旦館之前,不能不讀的好書,值得愛玉者珍藏。
【內容精選】
1、各件器物依照時代先后排列,古代青花瓷器的發展過程可以一目了然。
2、獨列「青花與其他彩類特征」此一單元,讓讀者了解青花與其他彩類的混合運用方式,擴大讀者鑒賞瓷器的視野。
3、運用大量的局部特寫,充分展現青花瓷器的紋形之美。
4、「古器物學研究-青花瓷器初探」一文,從「料、工、形、紋」的角度分析青花瓷器,尤其著重色澤與質感的視覺鑒定、造形的制作方法、紋飾的繪畫筆觸,以及燒窯器具的使用痕跡,為讀者奠定有深度的鑒賞能力。
玉器發展史系列
.紅山玉器 .商代玉器 .西周玉器 .春秋玉器
.戰國玉器 .漢代玉器 .唐宋元明清玉器
館藏精選系列
.藏品圖錄 .文物精粹 .古玉選粹1
.佛教文物選粹1 .佛教文物選粹2
.青花瓷鑒賞 .元青花瓷鑒賞
館際合作系列
.芮國金玉選粹—陜西韓城春秋寶藏
鑒賞研究系列
.認識古玉新方法 .傳統與創新—先秦兩漢動物玉雕
書籍銷售點
臺灣地區
北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三民書局、汗牛文物藝術書店、華典文物書店、榜林文物書店、樂學書局、CANS藝術新聞雜志、蕙風堂、世界書局
南部:庫存書書社(高雄)
大陸地區
北京:罐子書屋、韞玉齋、中國文物書店、錦祥堂
上海:震旦博物館、罐子書屋
日本地區
藝友齋
●臺灣地區 886-2-2345-8088轉1721游小姐
●大陸地區 86-21-5840-8899 轉203 張先生
●官方網站 auroramuseum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玉器
玉器玉的概念歷來并無十分嚴格的定義。在中國被稱為“玉”的礦物種類十分龐雜。一般而言,符合美觀、堅硬、溫潤等特點的礦物皆可能被稱為“玉”。同時,也有一些礦物符合通常對于玉的定義,但習慣上并不被稱為“玉”。以下是古今不同文獻對于“玉”的定義:《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周易正義》(唐,孔穎達):“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定義“玉”為細膩、光澤、略透明的石頭。《中國大百科全書》定義“玉石”為天然、美觀、細膩、堅韌、光澤、柔潤之巖石,并謂一般指硬玉和軟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珠寶玉石鑒定標準(GB/T16553-2003)》對“天然玉石”的定義:“由自然界產出的,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少數為非晶質體”。另外,出于商業上的目的,一些商家也為某些傳統上不被視為“玉”的材料(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冠以“某某玉”的名稱。由于“玉”本身并無嚴格定義,這樣的命名一般也不被視為非法。
【內容精選】
1、各件器物依照時代先后排列,古代青花瓷器的發展過程可以一目了然。
2、獨列「青花與其他彩類特征」此一單元,讓讀者了解青花與其他彩類的混合運用方式,擴大讀者鑒賞瓷器的視野。
3、運用大量的局部特寫,充分展現青花瓷器的紋形之美。
4、「古器物學研究-青花瓷器初探」一文,從「料、工、形、紋」的角度分析青花瓷器,尤其著重色澤與質感的視覺鑒定、造形的制作方法、紋飾的繪畫筆觸,以及燒窯器具的使用痕跡,為讀者奠定有深度的鑒賞能力。
玉器發展史系列
.紅山玉器 .商代玉器 .西周玉器 .春秋玉器
.戰國玉器 .漢代玉器 .唐宋元明清玉器
館藏精選系列
.藏品圖錄 .文物精粹 .古玉選粹1
.佛教文物選粹1 .佛教文物選粹2
.青花瓷鑒賞 .元青花瓷鑒賞
館際合作系列
.芮國金玉選粹—陜西韓城春秋寶藏
鑒賞研究系列
.認識古玉新方法 .傳統與創新—先秦兩漢動物玉雕
書籍銷售點
臺灣地區
北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三民書局、汗牛文物藝術書店、華典文物書店、榜林文物書店、樂學書局、CANS藝術新聞雜志、蕙風堂、世界書局
南部:庫存書書社(高雄)
大陸地區
北京:罐子書屋、韞玉齋、中國文物書店、錦祥堂
上海:震旦博物館、罐子書屋
日本地區
藝友齋
●臺灣地區 886-2-2345-8088轉1721游小姐
●大陸地區 86-21-5840-8899 轉203 張先生
●官方網站 auroramuseum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玉器
玉器玉的概念歷來并無十分嚴格的定義。在中國被稱為“玉”的礦物種類十分龐雜。一般而言,符合美觀、堅硬、溫潤等特點的礦物皆可能被稱為“玉”。同時,也有一些礦物符合通常對于玉的定義,但習慣上并不被稱為“玉”。以下是古今不同文獻對于“玉”的定義:《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周易正義》(唐,孔穎達):“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定義“玉”為細膩、光澤、略透明的石頭。《中國大百科全書》定義“玉石”為天然、美觀、細膩、堅韌、光澤、柔潤之巖石,并謂一般指硬玉和軟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珠寶玉石鑒定標準(GB/T16553-2003)》對“天然玉石”的定義:“由自然界產出的,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少數為非晶質體”。另外,出于商業上的目的,一些商家也為某些傳統上不被視為“玉”的材料(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冠以“某某玉”的名稱。由于“玉”本身并無嚴格定義,這樣的命名一般也不被視為非法。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