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壽縣鵬顯礦產品加工廠,地處太行山區,礦產資源豐富,位于石家莊市西北部靈壽縣工業區,緊靠107國道,鄰近塑黃鐵路,交通運輸方便,距京深、石太高速50公里。
經過多年來的經營,靈壽縣鵬顯礦產品加工廠現在已經擁有職工166人,技術人員26人,固定資產280萬元,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同時引進了同行業先進設備,而進一步擴大了我廠的生產能力。
為了適應現代高科技的需要我們積極引進人才,從而使合理的人才梯隊逐步形成?,F有的管理人員、技術均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是較早注重技術研發、科學管理的少數廠家之一。
我廠是生產經營非金屬礦產品的專業單位,主要生產鹽巖、電氣石、負離子、鍺石、礌石、彩砂、蛭石、麥飯石、金剛砂等非金屬礦產品。 靈壽縣鵬顯礦產品加工廠生產的產品遠銷上海、廣東、江蘇、天津、北京等全國各大省市,并出口到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廠自成立以來,秉承高質量、低價位、服務及時的宗旨,幾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靈壽縣鵬顯礦產品加工廠熱忱歡迎海內外友人到我廠參觀考察,采購我廠的產品。我廠愿意與有志之士攜手共同開發、開展廣泛的商業貿易及合資合作。
中國加入世貿后,我企應變能力也有限。但始終以自己的專業特長為優勢,組織技術內含豐富的產品走入國際市場。在我單位拓展業務之際,我們衷心期望賓客、領導給我們提出寶貴建議,教我們經營、管理。希望能結識天下有識之士,攜手并進,共創輝煌!
經營目標策略:樹立偉大的目標,樹立自強觀念,放棄保守固步自封的作風。以振興家鄉為已任。用現代的科學文明來改變原始的礦產開采 、加工。促進生產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以質取勝, 調整產品結構,以行業產品優勢面對用戶,以中國優勢面對世界,立足于服務客戶,突出產品特點、打造電子商務信息平臺,加強標準化工作,遵守職業道德,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靈壽縣
正在加載春秋戰國時期為古中山國都城所在地,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元年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古中山國的先民們在這里開疆拓土,創造了光耀史河的“古中山文化”。戰國名將樂羊、樂毅從這塊土地走上金戈鐵馬的古戰場。趙武靈王師略中山,而有“胡服騎射”,成就一代霸業。北齊天寶八年(公元557年)趙郡王高睿為記母功德所建幽居寺,至今塔碑猶存。北宋開國元勛曹彬名垂史冊。宋仁宗慈圣光憲皇后擁佑兩朝政績斐然。明代傅氏三代歷任兵部左侍郎、史部尚書、工部尚書,敕建“三世中樞”牌坊,通體透雕,全國僅有??谷諔馉帟r期,賀龍、聶榮臻、彭真、劉瀾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運籌帷幄。晉察冀邊區政府、抗大二分校都曾長駐靈壽。陳莊殲滅戰聞名中外。靈壽歷史悠久,上古時為冀州,自古以產靈壽木而得名,春秋屬晉,戰國初為中山國,后為燕趙屬地,公元前206年設縣。見于史書和地方志的著名歷史人物有樂羊、樂毅、曹彬、曹皇后、韓億父子、付氏家族、知縣陸隴其等20多人。靈壽也是革命老區,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政府、邊區造幣廠、抗大二分校曾長駐于此,彭真、賀龍、聶榮臻、羅瑞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戰國時有靈壽邑,曾為中山國恒公的都城,趙滅中山后屬趙國。西漢初年置靈壽縣,屬常山郡,故城附近,晉移至現靈壽城所在地。隋改靈壽縣為燕州,唐廢州仍設靈壽縣,宋時并入行唐縣,二年后,又恢復靈壽縣,明清皆居正定府,清雍正 元年改貞定為正定,屬正定府,民國元年屬保定道。民國1929年廢道直屬河北省,1958年10月靈正合縣屬正定縣。1961年末與正定分縣,復設靈壽縣至今。
經過多年來的經營,靈壽縣鵬顯礦產品加工廠現在已經擁有職工166人,技術人員26人,固定資產280萬元,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同時引進了同行業先進設備,而進一步擴大了我廠的生產能力。
為了適應現代高科技的需要我們積極引進人才,從而使合理的人才梯隊逐步形成?,F有的管理人員、技術均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是較早注重技術研發、科學管理的少數廠家之一。
我廠是生產經營非金屬礦產品的專業單位,主要生產鹽巖、電氣石、負離子、鍺石、礌石、彩砂、蛭石、麥飯石、金剛砂等非金屬礦產品。 靈壽縣鵬顯礦產品加工廠生產的產品遠銷上海、廣東、江蘇、天津、北京等全國各大省市,并出口到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廠自成立以來,秉承高質量、低價位、服務及時的宗旨,幾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靈壽縣鵬顯礦產品加工廠熱忱歡迎海內外友人到我廠參觀考察,采購我廠的產品。我廠愿意與有志之士攜手共同開發、開展廣泛的商業貿易及合資合作。
中國加入世貿后,我企應變能力也有限。但始終以自己的專業特長為優勢,組織技術內含豐富的產品走入國際市場。在我單位拓展業務之際,我們衷心期望賓客、領導給我們提出寶貴建議,教我們經營、管理。希望能結識天下有識之士,攜手并進,共創輝煌!
經營目標策略:樹立偉大的目標,樹立自強觀念,放棄保守固步自封的作風。以振興家鄉為已任。用現代的科學文明來改變原始的礦產開采 、加工。促進生產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以質取勝, 調整產品結構,以行業產品優勢面對用戶,以中國優勢面對世界,立足于服務客戶,突出產品特點、打造電子商務信息平臺,加強標準化工作,遵守職業道德,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靈壽縣
正在加載春秋戰國時期為古中山國都城所在地,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元年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古中山國的先民們在這里開疆拓土,創造了光耀史河的“古中山文化”。戰國名將樂羊、樂毅從這塊土地走上金戈鐵馬的古戰場。趙武靈王師略中山,而有“胡服騎射”,成就一代霸業。北齊天寶八年(公元557年)趙郡王高睿為記母功德所建幽居寺,至今塔碑猶存。北宋開國元勛曹彬名垂史冊。宋仁宗慈圣光憲皇后擁佑兩朝政績斐然。明代傅氏三代歷任兵部左侍郎、史部尚書、工部尚書,敕建“三世中樞”牌坊,通體透雕,全國僅有??谷諔馉帟r期,賀龍、聶榮臻、彭真、劉瀾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運籌帷幄。晉察冀邊區政府、抗大二分校都曾長駐靈壽。陳莊殲滅戰聞名中外。靈壽歷史悠久,上古時為冀州,自古以產靈壽木而得名,春秋屬晉,戰國初為中山國,后為燕趙屬地,公元前206年設縣。見于史書和地方志的著名歷史人物有樂羊、樂毅、曹彬、曹皇后、韓億父子、付氏家族、知縣陸隴其等20多人。靈壽也是革命老區,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政府、邊區造幣廠、抗大二分校曾長駐于此,彭真、賀龍、聶榮臻、羅瑞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戰國時有靈壽邑,曾為中山國恒公的都城,趙滅中山后屬趙國。西漢初年置靈壽縣,屬常山郡,故城附近,晉移至現靈壽城所在地。隋改靈壽縣為燕州,唐廢州仍設靈壽縣,宋時并入行唐縣,二年后,又恢復靈壽縣,明清皆居正定府,清雍正 元年改貞定為正定,屬正定府,民國元年屬保定道。民國1929年廢道直屬河北省,1958年10月靈正合縣屬正定縣。1961年末與正定分縣,復設靈壽縣至今。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