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源墻畫墻布講座:選擇的圖案可以根據要求修改嗎
壁畫的素材很多很多,多到無法計數,沒個客戶都有自己的喜好,對壁畫都有自己的要求。
例如加一句吉祥詩句,加一朵花,或者是將魚移到其他地方等等這些都有在我們是生產加工過程中都會遇到的。也有因為需要掛電視,可能會將其中的元素移到不被電視擋住的地方,也有因為旁邊一個柱子,需要把一朵花移動不被柱子擋住的地方。這些都會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一副圖的尺寸有一個較佳的比例。在這個比例內,我們的圖不需要進行大的修改,稍微根據客戶要求調一下就可以,但是又時候客戶的尺寸比例并不是符合選擇的圖的較佳比例,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的設計師進行加工調整。
調整的要求
1調整成不變形
2圖案里面的元素合理安排
3符合客戶實際情況的要求。
較少要做到這3條,當設計師根據客戶要求出好圖,會先發給客戶確認尺寸,每個地方的細節,這一步步的溝通好,與客戶確認好之后,才會進行加工生產。因為壁畫是定制產品,所以必須進行確認的。
每個人家里的背景墻可能是長方形,可能是正方形,所以這個尺寸比例都有變化,我們看一組實例。
上面這三個圖其實是用同一張圖做出來的不同比例的圖案。靠前張寬大于高的。第二張寬等于高,第三張寬小于高。這些圖的尺寸,圖案里面的元素都是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調整的。
壁畫的千變萬化的屬性,在這里有很好的展現了出來。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圖案
圖案圖案“顧名思義”即:圖形的設計方案。圖案教育家陳之佛先生在1928年提出:圖案是構想圖。它不僅是平面的,也是立體的;是創造性的計劃,也是設計實現的階段。圖案教育家、理論家雷圭元先生在《圖案基礎》一書中,對圖案的定義綜述為:“圖案是實用美術、裝飾美術、建筑美術方面,關于形式、色彩、結構的預先設計。在工藝材料、用途、經濟、生產等條件制約下,制成圖樣,裝飾紋樣等方案的通稱。”(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辭海》藝術分冊對“圖案”條目的解釋:“廣義指對某種器物的造型結構、色彩、紋飾進行工藝處理而事先設計的施工方案,制成圖樣,通稱圖案。有的器物(如某些木器家具等)除了造型結構,別無裝飾紋樣,亦屬圖案范疇(或稱立體圖案)。狹義則指器物上的裝飾紋樣和色彩而言。”(上海辭書出版社)一般而言,我們可以把非再現性的圖形表現,都稱作圖案,包括幾何圖形、視覺藝術、裝飾藝術等。在電腦設計上,我們把各種矢量圖也稱之為圖案。我們可以說圖案是與人們生活密不可的藝術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藝術形式。生活中具有裝飾意味的花紋或者圖形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圖案。圖案根據表現形式則有具象和抽象之分。具象圖案其內容可以分為花卉圖案、風景圖案、人物圖案、動物圖案等等。明確了圖案的概念后,才能更好的學習和研究圖案的法則和規律。圖案是實用和裝飾相結合的一種美術形式,它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進行整理、加工、變化,使它更完美,更適合實際應用。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圖案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不僅能提高對美的欣賞能力,而且還能在實際應用中創造美,得到美的享受。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