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拆內架”是房建內架支撐,換句話說是撐住打混凝土的內架。是從木頭、鋼管扣件、鋼支撐、碗扣、早拆架一路演變過來的。09年10月21日申請國家***,10年9月15日被國家評為新型實用產品。是目前市面上同類產品中較先進的產品。
三大優勢:
優勢一:省人工
比鋼管扣件拆裝快3倍以上,直接帶來節省人工3倍的好處,節省3倍拆裝費。
優勢二:防丟損
減少6倍丟損,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鋼管和連接套是一體的,不易被丟失,不易被偷竊。
優勢三:安全系數高:
在我們的連接套上是一種梯形的插頭,內小外大、上小下大,具備自鎖功能,越受力越安全。在連接套上是四面連接的插頭,受力均衡,比較穩固,所以安全系數高。
詳情請撥打***或登錄haiahao198?Kxf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連接
飛行器機械連接接頭應該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重量最小。它們不僅應有足夠的靜強度,而且應耐疲勞,有時還要具有密封性。航空器和航天器所使用的緊固件在選材、構造和連接工藝上還有一些特殊的考慮。這就是:用比強度高的鋁合金、鈦合金或合金鋼來代替普通鋼;發展高鎖螺栓、環槽鉚釘、無頭鉚釘、空心鉚釘等新型緊固件及其連接工藝。這些緊固件從構造上能保證穩定的鎖緊力和靜強度。疲勞破壞是飛行器的主要危險。結構元件上的緊固件孔是結構抵抗疲勞破壞的薄弱環節。因此在飛行器結構的重要部位多采取靜配合(干涉配合)、孔要精加工、冷擠壓強化和采取高鎖緊等工藝措施。其目的是緩和緊固件孔周圍的應力集中,降低交變應力水平,以提高結構的疲勞強度(見疲勞與斷裂)。緊固件與孔之間的干涉量為緊固件直徑的1%~3%時,既能成倍地提高接頭的疲勞壽命,又可以避免在孔周圍產生過分的張應力而引起應力腐蝕。采用鈦合金緊固件加干涉配合是從機械連接角度提高飛行器結構疲勞強度、減小重量的重要途徑。一架現代飛機使用上百萬個各類緊固件,其中僅鉆孔、鉚接過程的勞動量就占部件制造工時的20%。因此,提高鉆孔、鉚接工作效率,使鉚接和螺接工作進一步機械化和自動化,便成為飛機制造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飛行器制造中,已部分采用能在十幾秒鐘內連續完成工件定位、制孔、裝鉚釘和鉚接工作的數控自動鉆鉚機。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和鈦合金的硬度很高,切削過程中產生很大熱量,因此制孔的方法、刀具的材料和構造、切削用量等都有顯著變化。隨著飛行器結構件整體化的發展,飛行器結構中使用的緊固件數量將有所減少,但是質量標準則越來越高。發展新型緊固件和連接方法,采用自動化或專門裝置代替手工操作,是機械連接工藝總的發展趨勢。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