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所屏蔽措施(取其一):
1.在墻內和地坪內敷設防磁合金硬板(0.06mm厚),并與接地裝置連接。
2.刷屏蔽涂料(亦稱導電漆)。涂料主要有:銀導電漆、銀銅導電漆和鎳導電漆,刷屏蔽涂料后,對射頻干擾可降低40~80db。
屏蔽就是對兩個空間區域之間進行金屬的隔離,以控制電場、磁場和電磁波由一個區域對另一個區域的感應和輻射。具體講,就是用屏蔽體將元部件、電路、組合件、電纜或整個系統的干擾源包圍起來,防止干擾電磁場向外擴散;用屏蔽體將接收電路、設備或系統包圍起來,防止它們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影響。因為屏蔽體對來自導線、電纜、元部件、電路或系統等外部的干擾電磁波和內部電磁波均起著吸收能量(渦流損耗)、反射能量(電磁波在屏蔽體上的界面反射)和抵消能量(電磁感應在屏蔽層上產生反向電磁場,可抵消部分干擾電磁波)的作用,所以屏蔽體具有減弱干擾的功能。
(1)當干擾電磁場的頻率較高時,利用低電阻率的金屬材料中產生的渦流,形成對外來電磁波的抵消作用,從而達到屏蔽的效果。
(2)當干擾電磁波的頻率較低時,要采用高導磁率的材料,從而使磁力線限制在屏蔽體內部,防止擴散到屏蔽的空間去。
(3)在某些場合下,如果要求對高頻和低頻電磁場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時,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屬材料組成多層屏蔽體。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電磁波
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的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泄露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是以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形態存在的物質。人 類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它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太陽及其 他星球也從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圍繞在人類身邊的天然磁場、太陽光、家用電器等都會發出強度不同的輻射。電磁輻射是物質內部原子、分子處 于運動狀態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電磁輻射(有時簡稱EMR)的形式為在真空中或物質中的自傳播波。電磁輻射有一個電場和磁場分量的振蕩,分別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傳播能量。電磁輻射根據頻率或波長分為不同類型,這些類型包括(按序增加頻率):無線電波,微波,太赫茲輻射,紅外輻射, 可見光,紫 外線,X射線和伽瑪射線。其中,無線電波的波長最長而伽馬射線的波長最短。X射線和伽瑪射線電離能力很強,其他電磁輻射電離能力相對較弱。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所衍生的能量,取決于頻 率的高低:頻率愈高,能量愈大。頻率極高的X光和伽瑪射線可產生較大的能量,能夠破壞構成人體組織的分子。事實上,X 光和伽瑪射線的能量之巨,足以令原子和分子電離化,故被列為“電離”輻射。這兩種射線雖具醫 學用途 ,但照射過量將會損害健康。X光和伽瑪射線所產生的電磁能量,有別于射頻發射裝置所產生的電磁能量。射頻裝置的電磁能量屬于頻譜中頻率較低的那一端,不能破解把分子緊扣一起的化學鍵,故被列為“非電離”輻射。哪里會有電磁輻射?電磁輻射的來源有多種。人體內外均布滿由天然和人造輻射源所發出的電能量和磁能量;閃電便是天然輻射源的例子之一。至于人造輻射源,則包括微波爐、收音機、電視廣播發射機和衛星通訊裝置等。電磁輻射 分兩個 級別,工頻段輻射、射頻電磁波。工頻段國家標準電場強度為4000v/m,磁感應強度為100μT;射 頻電磁波 的單位是μW/㎝2,國家標準限值為40,對于一般公眾環評取值為20%。常用公式庫侖定律:F=kQq/(r^2);電場強度:E=F/q點電荷電場強度:E=kQ/(r^2);
1.在墻內和地坪內敷設防磁合金硬板(0.06mm厚),并與接地裝置連接。
2.刷屏蔽涂料(亦稱導電漆)。涂料主要有:銀導電漆、銀銅導電漆和鎳導電漆,刷屏蔽涂料后,對射頻干擾可降低40~80db。
屏蔽就是對兩個空間區域之間進行金屬的隔離,以控制電場、磁場和電磁波由一個區域對另一個區域的感應和輻射。具體講,就是用屏蔽體將元部件、電路、組合件、電纜或整個系統的干擾源包圍起來,防止干擾電磁場向外擴散;用屏蔽體將接收電路、設備或系統包圍起來,防止它們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影響。因為屏蔽體對來自導線、電纜、元部件、電路或系統等外部的干擾電磁波和內部電磁波均起著吸收能量(渦流損耗)、反射能量(電磁波在屏蔽體上的界面反射)和抵消能量(電磁感應在屏蔽層上產生反向電磁場,可抵消部分干擾電磁波)的作用,所以屏蔽體具有減弱干擾的功能。
(1)當干擾電磁場的頻率較高時,利用低電阻率的金屬材料中產生的渦流,形成對外來電磁波的抵消作用,從而達到屏蔽的效果。
(2)當干擾電磁波的頻率較低時,要采用高導磁率的材料,從而使磁力線限制在屏蔽體內部,防止擴散到屏蔽的空間去。
(3)在某些場合下,如果要求對高頻和低頻電磁場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時,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屬材料組成多層屏蔽體。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電磁波
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的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泄露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是以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形態存在的物質。人 類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它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太陽及其 他星球也從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圍繞在人類身邊的天然磁場、太陽光、家用電器等都會發出強度不同的輻射。電磁輻射是物質內部原子、分子處 于運動狀態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電磁輻射(有時簡稱EMR)的形式為在真空中或物質中的自傳播波。電磁輻射有一個電場和磁場分量的振蕩,分別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傳播能量。電磁輻射根據頻率或波長分為不同類型,這些類型包括(按序增加頻率):無線電波,微波,太赫茲輻射,紅外輻射, 可見光,紫 外線,X射線和伽瑪射線。其中,無線電波的波長最長而伽馬射線的波長最短。X射線和伽瑪射線電離能力很強,其他電磁輻射電離能力相對較弱。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所衍生的能量,取決于頻 率的高低:頻率愈高,能量愈大。頻率極高的X光和伽瑪射線可產生較大的能量,能夠破壞構成人體組織的分子。事實上,X 光和伽瑪射線的能量之巨,足以令原子和分子電離化,故被列為“電離”輻射。這兩種射線雖具醫 學用途 ,但照射過量將會損害健康。X光和伽瑪射線所產生的電磁能量,有別于射頻發射裝置所產生的電磁能量。射頻裝置的電磁能量屬于頻譜中頻率較低的那一端,不能破解把分子緊扣一起的化學鍵,故被列為“非電離”輻射。哪里會有電磁輻射?電磁輻射的來源有多種。人體內外均布滿由天然和人造輻射源所發出的電能量和磁能量;閃電便是天然輻射源的例子之一。至于人造輻射源,則包括微波爐、收音機、電視廣播發射機和衛星通訊裝置等。電磁輻射 分兩個 級別,工頻段輻射、射頻電磁波。工頻段國家標準電場強度為4000v/m,磁感應強度為100μT;射 頻電磁波 的單位是μW/㎝2,國家標準限值為40,對于一般公眾環評取值為20%。常用公式庫侖定律:F=kQq/(r^2);電場強度:E=F/q點電荷電場強度:E=kQ/(r^2);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