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復合板是加快發展節能環保建筑產業的助推劑
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會議要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既要有政策支持,更要創新機制。我國既有建筑面積400億m2,每年新增建筑量20億m2,而目前我國新建筑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已經達到全社會能耗的27%。若不采取節能措施,到2020年將有50%全國能源消耗在建筑上。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建筑圍護結構保溫性能普遍較低,外墻和窗口的熱導率系數為同等發達國家的3~4倍,外墻單位建筑面積耗能要高出4~5倍,我國建筑單位面積總熱量為氣候條件接近的發達國家高出2~5倍。
面對如此形勢,聚氨酯復合板成為建筑領域一種廣受青睞的綠色節能板材。聚氨酯復合板具有良好的抗彎承載力,可以減少次鋼構(C/Z型鋼)的用量和安裝人工成本,板材壽命也大大增加,35mm厚的聚氨酯泡沫,相當于1075mm厚磚墻的保溫性能,這樣又有效的使利用空間變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領導指出,綠色建筑作為建筑領域一種發展趨勢,在中國已不可逆轉,而且發展會越來越快,要讓綠色建筑理念和技術覆蓋所有建筑。 綠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和實施將改變人們對建筑標準的傳統思維模式,也極大地糾正目前對建筑領域中出現提出某些性能標準的片面要求。住建部要求到2014年, 所有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保障房建設均應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國家發改委、住建部正在加緊制定“綠色節能建筑行動方案”,計劃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對57億 平方米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力爭在“十二五”期間綠色建筑面積達到10億平方米。
由此表明我國建筑節能的潛能很大。根據建設部建筑節能的總體目標:未來幾年,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實現節能50%,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城市完成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新建筑實現節能65%。
聚氨酯復合板是實現低碳綠色建筑的一種不可缺少的環保材料。使用一立方米聚氨酯(PU)保溫材料,一年能減少CO2排放量270千克。按1年消耗100萬噸PU保溫材料計算,則一年可減少CO2排放量700萬噸。到2030年建筑節能采用保溫處理后,將使溫室氣體減排達到56億噸。
作為一個集科研,設計與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節能板材公司,新鄉昌隆節能板材有限公司(cljnbc)奉行“市場的需要就是我們的標準,讓用戶‘節’盡全能”的經營理念,不僅與市場上追求互利共贏,更加遵循國家政策,做利國利民之事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久機制。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