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環境更為寬松,投資權益保護機制日益健全,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順利推進,投資的國別地區更加均衡。從企業走出去的成績和態勢看,全年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0%的目標有望超額完成。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17日介紹說,今年1-6月份,我國非金融類的對外直接投資達到56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9.2%。
“這是上半年我國對外商務發展的一個亮點。”張向晨表示。他介紹說,今年我國對外投資的情況呈現幾大特點:
一是政府簡政放權,為企業“走出去”創造了更寬松的環境。去年10月份《對外直接投資管理辦法》實施以來,到今年6月底,商務部共受理了7703項申請,這些事項當中有7632項都是備案的,只有31項是需要核準的。而且,備案的手續也非常簡便,大大方便了企業對外投資。此外,政府還加大了和有關國家的協商和交涉的力度。我國迄今和13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投資的保護協定,和100多個國家建立了經貿混委會或者聯委會的機制,協商對外投資合作中的問題,同時也和90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的決定,為我們國家的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二是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業的“走出去”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今年1-6月成套設備的出口達到600億美元,同比增長10%。今年成套設備的出口都是一些較大的項目,比如說電站、高鐵設備等。上半年我國企業在巴西美麗山的輸變電項目、在巴基斯坦的核電站項目規模都比較大。“我國成套設備的持續增長再次證明中國已經從原來主要出口消費品的國家變成了出口投資品的國家。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張向晨說。此外,制造業的對外投資也呈快速增長的趨勢,今年上半年制造業的對外投資達到了50.9億美元,增長了63.1%。張向晨認為,這表明我國對外經濟合作水平有了提高。
三是境外經貿合作區的建設也取得了新的進展。據商務部統計,中國企業在海外一共建立了68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域,完成投資95.9億美元,雇傭了14.8萬名國外勞工,為東道國上繳了12.8億美元稅收,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17日介紹說,今年1-6月份,我國非金融類的對外直接投資達到56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9.2%。
“這是上半年我國對外商務發展的一個亮點。”張向晨表示。他介紹說,今年我國對外投資的情況呈現幾大特點:
一是政府簡政放權,為企業“走出去”創造了更寬松的環境。去年10月份《對外直接投資管理辦法》實施以來,到今年6月底,商務部共受理了7703項申請,這些事項當中有7632項都是備案的,只有31項是需要核準的。而且,備案的手續也非常簡便,大大方便了企業對外投資。此外,政府還加大了和有關國家的協商和交涉的力度。我國迄今和13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投資的保護協定,和100多個國家建立了經貿混委會或者聯委會的機制,協商對外投資合作中的問題,同時也和90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的決定,為我們國家的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二是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業的“走出去”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今年1-6月成套設備的出口達到600億美元,同比增長10%。今年成套設備的出口都是一些較大的項目,比如說電站、高鐵設備等。上半年我國企業在巴西美麗山的輸變電項目、在巴基斯坦的核電站項目規模都比較大。“我國成套設備的持續增長再次證明中國已經從原來主要出口消費品的國家變成了出口投資品的國家。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張向晨說。此外,制造業的對外投資也呈快速增長的趨勢,今年上半年制造業的對外投資達到了50.9億美元,增長了63.1%。張向晨認為,這表明我國對外經濟合作水平有了提高。
三是境外經貿合作區的建設也取得了新的進展。據商務部統計,中國企業在海外一共建立了68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域,完成投資95.9億美元,雇傭了14.8萬名國外勞工,為東道國上繳了12.8億美元稅收,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