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倫敦塔橋”
近日,在四川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第六屆“巧手靈心”手工技能大賽決賽現場,華西城市讀本記者有幸目睹了“倫敦塔橋”。參賽學生耗時40多天,用膠水把1萬多塊1c㎡和2c㎡的小玻璃塊,搭建成宏偉壯觀的“倫敦塔橋”,并用8條燈帶鋪在橋下,通電后絢麗奪目,非常漂亮。
玻璃做材料兩周裁出1萬多塊
據創作團隊成員之一羅世逸介紹,他和他的團隊選擇了“愛情”作為主題。而橋象征心與心的溝通,“倫敦塔橋給了我們創作靈感,因為它完美彌補了橋的單調。”雖然有了初步的模型,但是材料的選用困擾著他們。
“我小時候見到過家里人劃玻璃,所以我知道用玻璃是可行的。”羅世逸說,玻璃透明純凈,正好象征愛情的純潔。橋是幸福彼岸的捷徑,玻璃有著純凈之意,塔詮釋愛情的浪漫。于是,橋、塔、玻璃就組成了作品創作的三個基本元素。“如果一小塊一小塊玻璃粘在一起,晶瑩剔透的效果,肯定漂亮。”
但是,玻璃裁成一小塊談何容易。“首先在大玻璃上測量需要的寬度,標記兩端,直尺作為玻璃刀的倚靠,一氣呵成劃成波痕,在波痕背面的一端敲爆邊,取下玻璃。”通過這種方式,團隊利用6張60cm* 50cm 的玻璃,裁為 180 條2cmX50cm玻璃條,再分割成9000塊2cmX1cm玻璃塊,再把其中的3000塊裁剪為6000塊1cmX1cm玻璃小塊,較終就有成了 6000 塊 2cmX1cm和6000塊1cmX1cm玻璃小塊。“當然,這是理想狀態,我們去除了其中不符合要求的玻璃塊,較終剩下1萬多塊。”羅世逸補充說。
團隊6個人用了兩周的時間,一刀一刀,終于把玻璃裁剪完畢,每個人的手都傷痕累累。
設計思路欠缺慘痛失敗幾次
用玻璃做材料,用光固化無影膠做粘連劑,只是簡單的像砌磚一樣堆積玻璃塊,設計思路一直未成形,走一步算一步,所以遇到了很多問題。“首先較大的困難便是重量,作品太重了,導致上層壓壞了下層,半個月的工作功虧一簣。”痛定思痛,他們制作了詳細的設計圖,用整塊玻璃打地基,把玻璃粘成圓柱體作為梁柱,每層之間用整塊玻璃作為隔層,解決了這一難題。
頂著烈日工作終于搭橋成功
近日,在四川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第六屆“巧手靈心”手工技能大賽決賽現場,華西城市讀本記者有幸目睹了“倫敦塔橋”。參賽學生耗時40多天,用膠水把1萬多塊1c㎡和2c㎡的小玻璃塊,搭建成宏偉壯觀的“倫敦塔橋”,并用8條燈帶鋪在橋下,通電后絢麗奪目,非常漂亮。
玻璃做材料兩周裁出1萬多塊
據創作團隊成員之一羅世逸介紹,他和他的團隊選擇了“愛情”作為主題。而橋象征心與心的溝通,“倫敦塔橋給了我們創作靈感,因為它完美彌補了橋的單調。”雖然有了初步的模型,但是材料的選用困擾著他們。
“我小時候見到過家里人劃玻璃,所以我知道用玻璃是可行的。”羅世逸說,玻璃透明純凈,正好象征愛情的純潔。橋是幸福彼岸的捷徑,玻璃有著純凈之意,塔詮釋愛情的浪漫。于是,橋、塔、玻璃就組成了作品創作的三個基本元素。“如果一小塊一小塊玻璃粘在一起,晶瑩剔透的效果,肯定漂亮。”
但是,玻璃裁成一小塊談何容易。“首先在大玻璃上測量需要的寬度,標記兩端,直尺作為玻璃刀的倚靠,一氣呵成劃成波痕,在波痕背面的一端敲爆邊,取下玻璃。”通過這種方式,團隊利用6張60cm* 50cm 的玻璃,裁為 180 條2cmX50cm玻璃條,再分割成9000塊2cmX1cm玻璃塊,再把其中的3000塊裁剪為6000塊1cmX1cm玻璃小塊,較終就有成了 6000 塊 2cmX1cm和6000塊1cmX1cm玻璃小塊。“當然,這是理想狀態,我們去除了其中不符合要求的玻璃塊,較終剩下1萬多塊。”羅世逸補充說。
團隊6個人用了兩周的時間,一刀一刀,終于把玻璃裁剪完畢,每個人的手都傷痕累累。
設計思路欠缺慘痛失敗幾次
用玻璃做材料,用光固化無影膠做粘連劑,只是簡單的像砌磚一樣堆積玻璃塊,設計思路一直未成形,走一步算一步,所以遇到了很多問題。“首先較大的困難便是重量,作品太重了,導致上層壓壞了下層,半個月的工作功虧一簣。”痛定思痛,他們制作了詳細的設計圖,用整塊玻璃打地基,把玻璃粘成圓柱體作為梁柱,每層之間用整塊玻璃作為隔層,解決了這一難題。
頂著烈日工作終于搭橋成功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