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涂料行業,談到刷新就會想到立邦,而談到亮光漆, 大家一定會想到漆強。那么為何家具廠都在使用?該產品相比同類產品優勢在哪里?今天就為大家揭開漆強亮光漆神秘的面紗。
1.首先生產上,漆強漆絕不使用純苯、甲醛、二氯乙烷等有害物質,確保環保、安全、無毒、凈味,實現即刷即用,同時讓客戶買的安心,用的放心。
2.漆強亮光漆亮度高,甚至可以當鏡子用,觸感也好,爽滑如嬰兒肌膚,讓人愛不釋手。
3.流平性好,滲透力強,彰顯原木純天然質感。豐富的色彩,實現個性化定制,能滿足不同的涂裝需求。
4.附著力強,耐磨耐劃傷,硬度可達3H,給木材無微不至的持久保護,使家具更加耐用!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亮光漆
亮光漆大致可分為四種:水性water based polyurethane聚酯漆;油性oil based polyurethane;天然樹漆lacquer和Epoxy環氧樹脂。前兩種聚酯性的亮光漆效果比較好,油性那種干得慢,戴口罩、開窗、開風扇,上好漆以后,最好還是火速出門幾小時,再回家上第二層,因為氣味很濃有害健康,但是上了以后光滑如鏡,效果最好。水性聚脂漆干的比油性快,但是也得等四到五小時才能上第二層,而且還是有氣味,同樣得小心。層次效果沒有油性好,所以上漆的次數得多一點,至少三層,才能看起來有足夠的亮度,前面那篇“給木頭上亮光漆”用的就是這種。第三種是天然樹漆,就是有名的中國漆器工藝用的樹漆,因為是天然產物,所以沒有危害人體的臭味,而且很快干。特色是會滲透入木頭,即使上很多次還是不怎么亮,表面摸起來也還是很粗糙,可是為了健康,有人還是會選這種費事的樹漆。最后一種是非常受收藏愛好人士歡迎的亮光漆材料,叫Epoxy環氧樹脂,可以把收藏品,像是錢幣、徽章、貝殼…隨意擺放在周圍加高、有深度的桌面上,然后倒下這種亮光漆,干了以后,收藏品就像被嵌入桌面一樣,可以永久保存,還能每天觀賞,而且獨一無二,充分讓主人滿足炫耀心態!缺點是,這種材質如果有刮痕就沒辦法補救,不像上述三種,可以稍微拋光一下,再上一層亮光漆補刮痕!亮光漆不僅可以保護木頭,也能漆在地磚上,讓石版地磚看起來有光亮效果,而且也比較好清理,不容易弄臟喔!如果想保存染色后的效果,就得再加一層亮光漆喔!上過亮光漆的木頭,不會因意外染上食物色澤,或是因日照褪色,而且還會有光滑如鏡的亮度,輕輕擦拭就像新木一樣,很好清理喔!手續也不復雜,加上等待期,一天就能做好。準備好了嗎?先把亮光漆和刷子買好,這里用的亮光漆叫做polyurethane,中文翻做聚胺脂,因為這次示范的是室內天花板,所以最好選快干型,并且記得開風扇讓室內空氣流通一點,也要記得戴口罩,想自己動手做,千萬得注意這些安全小細節,否則得不償失啊!依亮光漆的指示,等四到五小時完全干透,才可以用砂紙輕輕把表面磨粗,這個步驟的用意是想上多層亮光漆的話,先磨粗讓第二層亮光漆較容易附著,如此一方面增加亮光漆的厚度,讓木頭潤色,在方面還能加深做工的細致感。砂紙選用系數高的220,使木頭更平滑。磨好以后用布沾一種叫礦油精的東西mineral spirit,把剛剛磨出的粉塵擦掉。
鏡子
古代用黑曜石、金、銀、水晶、銅、青銅,經過研磨拋光來制成鏡子;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于16世紀發明了圓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時發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金屬鏡逐漸減少。17世紀下半葉,法國發明用澆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質量的大玻璃鏡。鏡子及其邊框日益成為室內裝飾。18世紀末制出大穿衣鏡并且用于家具上。錫汞齊法雖然對人體有害,但一直延續應用到19世紀。1835年,德國化學家J.von萊比格發明化學鍍銀法,使玻璃鏡的應用更加普及。中國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銅鏡。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稱盛水的銅器為鑒。漢代始改稱鑒為鏡。漢魏時期銅鏡逐漸流行,并有全身鏡。最初銅鏡較薄,圓形帶凸緣,背面有飾紋或銘文,背中央有半圓形鈕,用以安放鏡子,無柄,形成中國鏡獨特的風格。明代傳入玻璃鏡。清代乾隆(1736~1795)以后玻璃鏡逐漸普及。日本及朝鮮最初由中國傳入銅鏡。日本在明治維新時玻璃鏡開始普及。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