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記】瓷磚胚底的白粉,鋪貼前要去除,才不會空鼓脫落!
近日不少家裝公司找到尼瓦樂技術部,反應正在施工的家裝現場,不少出現了像上圖這樣。瓷磚整面空鼓、脫落的現象,對于此事非常困惑。其中不乏使用水泥砂漿貼磚,想購進瓷磚膠來粘貼改善的。當然,意識到使用瓷磚膠粘貼效果遠遠強于普通水泥砂漿是好事,但是有些情況,我們要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瓷磚脫落,才能對癥下藥,更好的貼好每一塊磚!
病有百種,藥有千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上圖這樣的瓷磚脫落呢?
經過走訪各個家裝現場,發現大部分瓷磚脫落情況都是源自一種物質——瓷磚背面的白灰!
這種白灰是什么東西呢?
我們走訪市場可以看到,但凡品牌的瓷磚供應商瓷磚包裝上都會提示,施工前應清理掉瓷磚背面的浮灰及脫模劑等物質,建議使用瓷磚膠進行鋪貼。
其實,這種俗稱脫模劑的物質真實本體是氧化鎂或者碳酸鎂。
氧化鎂(化學式:MgO)是鎂的氧化物,一種離子化合物。常溫下為一種白色固體。氧化鎂以方鎂石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冶鎂的原料。白色細微粉末。無氣味。因制備方法不同,有輕質和重質之分。在可見和近紫外光范圍內有強折射性。露置空氣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逐漸成為堿式碳酸鎂,輕質較重質更快,與水結合生成氫氧化鎂,呈微堿性反應,飽和水溶液的pH 10.3。但極易溶于稀酸,極微溶于純水,因二氧化碳的存在而增加其溶解度。不溶于乙醇。相對密度(d254)3.58。熔點2852℃。沸點3600℃。
從百度對氧化鎂介紹來看,氧化鎂和碳酸鎂是一種耐高溫的白色粉末,一般陶瓷廠窯爐燒地磚是較高溫時達1200多度,這時瓷磚胚底已經接近融化(這表述可能不準確,但這時磚胚是軟的),這時為了避免磚胚和窯爐的棍棒粘黏,就利用氧化鎂和碳酸鎂耐高溫的特點,在磚胚進窯爐之前,在胚底刷上一層氧化鎂漿,起到隔離的作用。這樣就可以避免在高溫的窯爐中,磚胚和棍棒粘黏。工廠一般都是用棍棒滾動氧化鎂漿(注:氧化鎂加水后攪拌成的漿)上磚胚,一般是不會整片磚胚底都上了氧化鎂漿,但不排除有些廠在上氧化鎂漿時是用刷子刷或者用噴槍噴的,這種情況就容易出現整片磚胚底全部粘上或大部分磚胚上氧化鎂漿的情況發生。
那要如何去除磚胚底的氧化鎂呢?
首先,在鋪貼磚時要注意看,磚胚要是白色粉末時,就要注意了,盡量先去除后再鋪貼!
具了解,在鋪貼前,有經驗的泥水師傅是用鐵刷盡量把磚胚底的氧化鎂去除,或用毛巾浸泡專用清洗劑清洗后晾干。
另外,墻磚(瓷片)也是要上氧化鎂的,由于墻磚(吸水率高)燒成溫度一般為1100度左右,相對上氧化鎂的量很少,在鋪貼前,也會用水泡了再鋪貼,所以一般很少出現類似情況。
根據調查,許多泥水師傅不知道這種情況,在鋪貼前也沒有先去除,希望大家通過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知道這情況,下次再發現這些情況時,就不會出現空鼓脫落的情況了!
近日不少家裝公司找到尼瓦樂技術部,反應正在施工的家裝現場,不少出現了像上圖這樣。瓷磚整面空鼓、脫落的現象,對于此事非常困惑。其中不乏使用水泥砂漿貼磚,想購進瓷磚膠來粘貼改善的。當然,意識到使用瓷磚膠粘貼效果遠遠強于普通水泥砂漿是好事,但是有些情況,我們要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瓷磚脫落,才能對癥下藥,更好的貼好每一塊磚!
病有百種,藥有千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上圖這樣的瓷磚脫落呢?
經過走訪各個家裝現場,發現大部分瓷磚脫落情況都是源自一種物質——瓷磚背面的白灰!
這種白灰是什么東西呢?
我們走訪市場可以看到,但凡品牌的瓷磚供應商瓷磚包裝上都會提示,施工前應清理掉瓷磚背面的浮灰及脫模劑等物質,建議使用瓷磚膠進行鋪貼。
其實,這種俗稱脫模劑的物質真實本體是氧化鎂或者碳酸鎂。
氧化鎂(化學式:MgO)是鎂的氧化物,一種離子化合物。常溫下為一種白色固體。氧化鎂以方鎂石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冶鎂的原料。白色細微粉末。無氣味。因制備方法不同,有輕質和重質之分。在可見和近紫外光范圍內有強折射性。露置空氣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逐漸成為堿式碳酸鎂,輕質較重質更快,與水結合生成氫氧化鎂,呈微堿性反應,飽和水溶液的pH 10.3。但極易溶于稀酸,極微溶于純水,因二氧化碳的存在而增加其溶解度。不溶于乙醇。相對密度(d254)3.58。熔點2852℃。沸點3600℃。
從百度對氧化鎂介紹來看,氧化鎂和碳酸鎂是一種耐高溫的白色粉末,一般陶瓷廠窯爐燒地磚是較高溫時達1200多度,這時瓷磚胚底已經接近融化(這表述可能不準確,但這時磚胚是軟的),這時為了避免磚胚和窯爐的棍棒粘黏,就利用氧化鎂和碳酸鎂耐高溫的特點,在磚胚進窯爐之前,在胚底刷上一層氧化鎂漿,起到隔離的作用。這樣就可以避免在高溫的窯爐中,磚胚和棍棒粘黏。工廠一般都是用棍棒滾動氧化鎂漿(注:氧化鎂加水后攪拌成的漿)上磚胚,一般是不會整片磚胚底都上了氧化鎂漿,但不排除有些廠在上氧化鎂漿時是用刷子刷或者用噴槍噴的,這種情況就容易出現整片磚胚底全部粘上或大部分磚胚上氧化鎂漿的情況發生。
那要如何去除磚胚底的氧化鎂呢?
首先,在鋪貼磚時要注意看,磚胚要是白色粉末時,就要注意了,盡量先去除后再鋪貼!
具了解,在鋪貼前,有經驗的泥水師傅是用鐵刷盡量把磚胚底的氧化鎂去除,或用毛巾浸泡專用清洗劑清洗后晾干。
另外,墻磚(瓷片)也是要上氧化鎂的,由于墻磚(吸水率高)燒成溫度一般為1100度左右,相對上氧化鎂的量很少,在鋪貼前,也會用水泡了再鋪貼,所以一般很少出現類似情況。
根據調查,許多泥水師傅不知道這種情況,在鋪貼前也沒有先去除,希望大家通過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知道這情況,下次再發現這些情況時,就不會出現空鼓脫落的情況了!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