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是人類以目前技術水平和設備,立刻就可以利用的、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絕、高安全性、可再生的清潔環保型能源。早在2008年,中科院院士、著名電工學家嚴陸光就對中國西部“構建荒漠地區大規模綜合能源基地”提出設想,只因成本問題至今未能實現。黃河水路大通道的橫空出世,為“構建荒漠地區大規模綜合能源基地”創造理想條件。
中國荒漠總面積約為262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27%,主要集中在大西北地區,是太陽能和風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太陽能總輻射量相當于5500億噸標準煤。在這些地區建立大型太陽能基地,以光電轉化效率15%計,利用荒漠總面積的1/33,可以獲取25億噸標準煤的能源,相當于中國能源規劃2050年50億噸標準煤的一半,即太陽能和風能將在2050年能源結構中達到50%以上,成為所有能源中的主力。
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較大的沙漠,太陽能和風光資源非常豐富,日照時間長,風力大,為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國家“二十五”計劃里著重要求要在新疆、內蒙、甘肅等大西北地區發展光伏產業。截至目前,國家已經投入上千億,建設了多個大型的光伏電站,為偏遠山區居民提供戶用光伏發電系統,為飲水困難的用戶提供光伏提水灌溉系統。這些發電系統都是采購較新技術、較優質量的風光互補控制器、光伏組件,確保至少20年的使用壽命,每年50億度的發電量,解決大西北5000W人口用電難的問題。
中國荒漠總面積約為262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27%,主要集中在大西北地區,是太陽能和風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太陽能總輻射量相當于5500億噸標準煤。在這些地區建立大型太陽能基地,以光電轉化效率15%計,利用荒漠總面積的1/33,可以獲取25億噸標準煤的能源,相當于中國能源規劃2050年50億噸標準煤的一半,即太陽能和風能將在2050年能源結構中達到50%以上,成為所有能源中的主力。
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較大的沙漠,太陽能和風光資源非常豐富,日照時間長,風力大,為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國家“二十五”計劃里著重要求要在新疆、內蒙、甘肅等大西北地區發展光伏產業。截至目前,國家已經投入上千億,建設了多個大型的光伏電站,為偏遠山區居民提供戶用光伏發電系統,為飲水困難的用戶提供光伏提水灌溉系統。這些發電系統都是采購較新技術、較優質量的風光互補控制器、光伏組件,確保至少20年的使用壽命,每年50億度的發電量,解決大西北5000W人口用電難的問題。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