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劇光伏產能過剩。2012年底,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達到31GW,相對于2011年27.9GW增長了11%。從近幾年來較大的增長波幅來看,光伏應用市場主要在政策驅動下發展,全球裝機規模已接近100GW。2012年中國光伏制造的產能/安裝量比值為10.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2015年,全球和中國的此數值降到1.7和7.7。在產能嚴重過剩的壓力下,光伏產品價格急劇下降。在價格、利潤已經瀕臨冰點的時候,發生了中歐雙方迄今為止較大的貿易糾紛,也是全球涉案金額較大的貿易爭端,無疑是對中國光伏產業較致命的一擊。
(2)縮窄出口市場。首先,從數量上看,2010年和2011年中國光伏組件產量分別為1082KW和2100KW,兩年的出口量分別為1030KW和1820KW,分別占產量的95.4%和86.7%。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光伏產品極大依賴國外市場的事實。其次,從出口額上看,2011年光伏產品出口額358.21億元中,56.95%為對歐出口,5.7%為對美出口,兩者共占出口額的63%。由上述兩方面的事實可以得出,歐美市場消化了一半以上的中國光伏產品。因此,貿易摩擦將嚴重打擊支撐中國光伏經濟發展的出口市場。
(3)打擊就業市場。近年來,在大量民間投資的推動下,中國出現了一大批光伏企業,同時逐漸吸收了相當規模的勞動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問題。2012年,中國光伏產業就業人數達到50萬人。然而,美歐發動的雙反調查導致大量中國光伏企業停工停產,數十萬工人失業,若該問題解決不及時或效果不佳,則有可能引發其他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4)加速產業整合。產能過剩、行業增速迅速下滑導致眾多光伏企業資金鏈緊張,瀕臨停工停產甚至破產倒閉的危險。美歐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對中國光伏企業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自雙反調查以來,眾多光伏企業難以抵擋壓力紛紛停產或倒閉。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僅有8家企業尚在開工運行,由于大量庫存積累,多數企業處在虧損運行的狀態。這樣嚴峻的形勢勢必會加速中國光伏產業的重新整合。
(2)縮窄出口市場。首先,從數量上看,2010年和2011年中國光伏組件產量分別為1082KW和2100KW,兩年的出口量分別為1030KW和1820KW,分別占產量的95.4%和86.7%。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光伏產品極大依賴國外市場的事實。其次,從出口額上看,2011年光伏產品出口額358.21億元中,56.95%為對歐出口,5.7%為對美出口,兩者共占出口額的63%。由上述兩方面的事實可以得出,歐美市場消化了一半以上的中國光伏產品。因此,貿易摩擦將嚴重打擊支撐中國光伏經濟發展的出口市場。
(3)打擊就業市場。近年來,在大量民間投資的推動下,中國出現了一大批光伏企業,同時逐漸吸收了相當規模的勞動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問題。2012年,中國光伏產業就業人數達到50萬人。然而,美歐發動的雙反調查導致大量中國光伏企業停工停產,數十萬工人失業,若該問題解決不及時或效果不佳,則有可能引發其他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4)加速產業整合。產能過剩、行業增速迅速下滑導致眾多光伏企業資金鏈緊張,瀕臨停工停產甚至破產倒閉的危險。美歐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對中國光伏企業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自雙反調查以來,眾多光伏企業難以抵擋壓力紛紛停產或倒閉。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僅有8家企業尚在開工運行,由于大量庫存積累,多數企業處在虧損運行的狀態。這樣嚴峻的形勢勢必會加速中國光伏產業的重新整合。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