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酸霧凈化是一種酸霧凈化的處理方式,玻璃鋼酸霧凈化的凈化器械主要有玻璃鋼酸霧凈化塔、ZT型玻璃鋼酸霧凈化塔等酸霧凈化環保儀器設備,玻璃鋼酸霧凈化在酸霧凈化行業擁有能耗低、凈化效率高 和適用范圍廣的特點玻璃鋼酸霧凈化采用圓形塔體,用法蘭分段聯接而成工藝與產品具有結構簡單、能耗低、凈化效率高 和適用范圍廣的特點較為適合于連續和間歇排放廢氣的治理,對于玻璃鋼酸霧凈化要求全部玻璃鋼制件既要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并根據各種型號的體型大小分別采用了圓筒形雙筒體分段與分片相結合的綜合結構,以便于玻璃鋼酸霧凈化在酸霧凈化的過程中更加穩定的運行,對比分析可以觀察到硫酸霧達 90%-95% ,而氯化氫氣體的平均凈化率在 95% 以上,酸霧凈化處理的主要有害氣體為酸霧(H2S04)、氯化氫(HCL)氣體及氟化氫(HF)氣體、鉻酸霧(CrO3)、氰氫酸(HCN)氣體、硫化氫(H2S)、氨氣(NH3)、堿蒸汽等水溶性氣體,目前行業中廠家生產的玻璃鋼酸霧凈化設備大多會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以達到質量體系的一個行業標準杠桿,并更好的適用于化工、電力、冶金、紡織、賓館等場合。
更多詳細內容:tuoliuta/zqktblg-News-130640/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酸霧
酸霧主要產生于化工、電子、冶金、 電鍍、紡織(化纖)、機械制造等行業的用 酸過程中,如制酸、酸洗、電鍍、電解、酸蓄電池充電等。另外,在一些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也會使用到不同的酸[2]。因為這些用酸工藝過程中使用的往往是多種酸的混合物,所以排放出的廢氣也大多是多種酸霧的混合。酸霧的形成機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酸液表面蒸發,酸分子進入空氣,與空氣中的水分凝并而形成霧滴;另一種是酸溶液內有化學反應,形成氣泡上浮到液面后爆破,將液滴帶出。另外,伴隨酸霧排放過程不可避免地會有呈分子態的酸性氣態污染物如SO2和NOX等的排放,所以其排放過程和排放物成分比較復雜。城市大氣中的酸霧主要是硫酸霧和 硝酸霧,它們大部分來源于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也有部分來自汽車排氣(主要是氮氧化物)。常見的可以形成酸霧的氣體有以下幾種:1、鹵化氫(HX)均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水溶液為酸(氫鹵酸),具有揮發性,易形成酸霧。2、二氧化硫與水蒸汽結合,極易形成酸霧。3、SO3易被水吸收,若高溫下,易與 水蒸汽形成酸霧。
凈化
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雜質,使物品達到純凈的程度。概述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將空氣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氣、細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將室內溫度、潔凈度、壓力、氣流速度與氣流分布、噪音振動及照明、靜電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圍內的工程學科。凈化工程所特別設計的房間,不論外在空氣條件如何變化,室內均具有維持原先所設定要求之潔凈度、溫濕度及壓力等性能的施工服務。
玻璃鋼
玻璃鋼玻璃鋼學名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它是以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玻璃布、帶、氈、紗等)作為增強材料,以合成樹脂作基體材料的一種復合材料。復合材料的概念是指一種材料不能滿足使用要求,需要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材料復合在一起,組成另一種能滿足人們要求的材料,即復合材料。例如,單一種玻璃纖維,雖然強度很高,但纖維間是松散的,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彎曲、剪切和壓應力,還不易做成固定的幾何形狀,是松軟體。如果用合成樹脂把它們粘合在一起,可以做成各種具有固定形狀的堅硬制品,既能承受拉應力,又可承受彎曲、壓縮和剪切應力。這就組成了玻璃纖維增強的塑料基復合材料。由于其強度相當于鋼材,又含有玻璃組分,也具有玻璃那樣的色澤、形體、耐腐蝕、電絕緣、隔熱等性能,象玻璃那樣,歷史上形成了這個通俗易懂的名稱“玻璃鋼”,這個名詞是由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部部長賴際發同志于1958 年提出的,由建材系統擴至全國,現在還普遍地采用著。由此可見,玻璃鋼的含義就是指玻璃纖維作增強材料、合成樹脂作粘結劑的增強塑料,國外稱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隨著我國玻璃鋼事業的發展,作為塑料基的增強材料,已由玻璃纖維擴大到碳纖維、硼纖維、芳綸纖維、氧化鋁纖維和碳化硅纖維等,無疑地,這些新型纖維制成的增強塑料,是一些高性能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再用玻璃鋼這個俗稱就無法概括了。考慮到歷史的由來和發展,通常采用玻璃鋼復合材料,這樣一個名稱就較全面了。
更多詳細內容:tuoliuta/zqktblg-News-130640/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酸霧
酸霧主要產生于化工、電子、冶金、 電鍍、紡織(化纖)、機械制造等行業的用 酸過程中,如制酸、酸洗、電鍍、電解、酸蓄電池充電等。另外,在一些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也會使用到不同的酸[2]。因為這些用酸工藝過程中使用的往往是多種酸的混合物,所以排放出的廢氣也大多是多種酸霧的混合。酸霧的形成機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酸液表面蒸發,酸分子進入空氣,與空氣中的水分凝并而形成霧滴;另一種是酸溶液內有化學反應,形成氣泡上浮到液面后爆破,將液滴帶出。另外,伴隨酸霧排放過程不可避免地會有呈分子態的酸性氣態污染物如SO2和NOX等的排放,所以其排放過程和排放物成分比較復雜。城市大氣中的酸霧主要是硫酸霧和 硝酸霧,它們大部分來源于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也有部分來自汽車排氣(主要是氮氧化物)。常見的可以形成酸霧的氣體有以下幾種:1、鹵化氫(HX)均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水溶液為酸(氫鹵酸),具有揮發性,易形成酸霧。2、二氧化硫與水蒸汽結合,極易形成酸霧。3、SO3易被水吸收,若高溫下,易與 水蒸汽形成酸霧。
凈化
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雜質,使物品達到純凈的程度。概述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將空氣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氣、細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將室內溫度、潔凈度、壓力、氣流速度與氣流分布、噪音振動及照明、靜電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圍內的工程學科。凈化工程所特別設計的房間,不論外在空氣條件如何變化,室內均具有維持原先所設定要求之潔凈度、溫濕度及壓力等性能的施工服務。
玻璃鋼
玻璃鋼玻璃鋼學名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它是以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玻璃布、帶、氈、紗等)作為增強材料,以合成樹脂作基體材料的一種復合材料。復合材料的概念是指一種材料不能滿足使用要求,需要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材料復合在一起,組成另一種能滿足人們要求的材料,即復合材料。例如,單一種玻璃纖維,雖然強度很高,但纖維間是松散的,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彎曲、剪切和壓應力,還不易做成固定的幾何形狀,是松軟體。如果用合成樹脂把它們粘合在一起,可以做成各種具有固定形狀的堅硬制品,既能承受拉應力,又可承受彎曲、壓縮和剪切應力。這就組成了玻璃纖維增強的塑料基復合材料。由于其強度相當于鋼材,又含有玻璃組分,也具有玻璃那樣的色澤、形體、耐腐蝕、電絕緣、隔熱等性能,象玻璃那樣,歷史上形成了這個通俗易懂的名稱“玻璃鋼”,這個名詞是由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部部長賴際發同志于1958 年提出的,由建材系統擴至全國,現在還普遍地采用著。由此可見,玻璃鋼的含義就是指玻璃纖維作增強材料、合成樹脂作粘結劑的增強塑料,國外稱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隨著我國玻璃鋼事業的發展,作為塑料基的增強材料,已由玻璃纖維擴大到碳纖維、硼纖維、芳綸纖維、氧化鋁纖維和碳化硅纖維等,無疑地,這些新型纖維制成的增強塑料,是一些高性能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再用玻璃鋼這個俗稱就無法概括了。考慮到歷史的由來和發展,通常采用玻璃鋼復合材料,這樣一個名稱就較全面了。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