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1是2013年7月31日USB-IF公布的較新USB標準規范。隨著USB3.1出現的還有較新的USB接口,稱之為USB Type-C接口。
USB3.1與USB3.0的區別:
1.USB3.1的較大傳輸速度為10Gb/s,USB3.0的較大傳輸速度為5Gb/s。
2.支持更彈性的充電,供電電流從1.5A可以大幅增加到3-5A,性能更高,充電更快。
USB3.1 Gen1與Gen2的區別:
1.USB3.1 Gen1其實只是USB3.0,只不過是換了馬甲取了個高大上一點的名字,它的較大傳輸速率也僅是5Gb/s。
2.USB3.1 Gen2是真實的USB3.1標準,它的較大傳輸速率可達10Gb/s的理論帶寬。
USB Type-C和USB3.1的區別:
1.USB3.1是一個行業標準,它的較大標準就是數據傳輸速率的提高。
2.USB Type-C是一種連接器的規范,由Type-C公頭與Type-C母座組成。
3.USB Type-C是按照USB3.1標準制定,它可以完全兼容USB3.1,但并不是所有USB Type-C都是USB3.1標準,它也可以是USB3.0,USB2.0。
4.USB3.1標準仍然可以在Type-A和Micro-B等接口上使用。
USB3.1是目前較流行的USB標準,但是現在仍然處在不斷完善的階段,目前市面出現的USB3.1設備大都是簡化版本,沒能較大程度的發揮USB3.1的優點,但是隨著深圳市大富精工有限公司(quaintfab)等各大廠商積極研發各種解決方案,真正的USB3.1大潮應該就在不久的將來。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USB
USB從1994年11月11日發表了USB V0.7版本以后,USB版本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已經發展為3.0版本,成為當前電腦中的標準擴展接口。當前主板中主要是采用USB1.1和USB2.0,各USB版本間能很好的兼容。USB用一個4針(USB3.0標準為9針)插頭作為標準插頭,采用菊花鏈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最多可以連接 127個外部設備,并且不會損失帶寬。USB需要主機硬件、操作系統和外設三個方面的支持才能工作。當前的主板一般都采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芯片組,主板上也安裝有USB接口插座,而且除了背板的插座之外,主板上還預留有USB插針,可以通過連線接到機箱前面作為前置USB接口以方便使用(注意,在接線時要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書并按圖連接,千萬不可接錯而使設備損壞)。而且USB接口還可以通過專門的USB連機線實現雙機互連,并可以通過Hub擴展出更多的接口。USB具有傳輸速度快(USB1.1是12Mbps,USB2.0是480Mbps,USB3.0是5 Gbps),使用方便,支持熱插拔,連接靈活,獨立供電等優點,可以連接鼠標、鍵盤、打印機、掃描儀、攝像頭、閃存盤、MP3機、手機[1]、數碼相機、移動硬盤、外置光軟驅、USB網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幾乎所有的外部設備。USB接口可用于連接多達127個外設,如鼠標、調制解調器和鍵盤等。USB自從1996年推出后,已成功替代串口和并口,并成為當今個人電腦和大量智能設備的必配的接口之一。USB各版本區最大傳輸速率速率稱號最大輸出電流協議推出時間:USB1.0:1.5Mbps(192KB/s)低速(Low-Speed)500mA……1996年1月;USB1.1:12Mbps(1.5MB/s)全速(Full-Speed)500mA……1998年9月;USB2.0:480Mbps(60MB/s)高速(High-Speed)500mA……2000年4月;USB3.0:5Gbps(640MB/s)超速(Super-Speed)900mA……2008年11月。
TYPE
Type,中文意思是類型。為一種約束,也是一種邏輯公式,在20世紀50年代的FORTRAN語言編譯器實現中,采用類型系統作為類型檢查的一種手段。
USB3.1與USB3.0的區別:
1.USB3.1的較大傳輸速度為10Gb/s,USB3.0的較大傳輸速度為5Gb/s。
2.支持更彈性的充電,供電電流從1.5A可以大幅增加到3-5A,性能更高,充電更快。
USB3.1 Gen1與Gen2的區別:
1.USB3.1 Gen1其實只是USB3.0,只不過是換了馬甲取了個高大上一點的名字,它的較大傳輸速率也僅是5Gb/s。
2.USB3.1 Gen2是真實的USB3.1標準,它的較大傳輸速率可達10Gb/s的理論帶寬。
USB Type-C和USB3.1的區別:
1.USB3.1是一個行業標準,它的較大標準就是數據傳輸速率的提高。
2.USB Type-C是一種連接器的規范,由Type-C公頭與Type-C母座組成。
3.USB Type-C是按照USB3.1標準制定,它可以完全兼容USB3.1,但并不是所有USB Type-C都是USB3.1標準,它也可以是USB3.0,USB2.0。
4.USB3.1標準仍然可以在Type-A和Micro-B等接口上使用。
USB3.1是目前較流行的USB標準,但是現在仍然處在不斷完善的階段,目前市面出現的USB3.1設備大都是簡化版本,沒能較大程度的發揮USB3.1的優點,但是隨著深圳市大富精工有限公司(quaintfab)等各大廠商積極研發各種解決方案,真正的USB3.1大潮應該就在不久的將來。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USB
USB從1994年11月11日發表了USB V0.7版本以后,USB版本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已經發展為3.0版本,成為當前電腦中的標準擴展接口。當前主板中主要是采用USB1.1和USB2.0,各USB版本間能很好的兼容。USB用一個4針(USB3.0標準為9針)插頭作為標準插頭,采用菊花鏈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最多可以連接 127個外部設備,并且不會損失帶寬。USB需要主機硬件、操作系統和外設三個方面的支持才能工作。當前的主板一般都采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芯片組,主板上也安裝有USB接口插座,而且除了背板的插座之外,主板上還預留有USB插針,可以通過連線接到機箱前面作為前置USB接口以方便使用(注意,在接線時要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書并按圖連接,千萬不可接錯而使設備損壞)。而且USB接口還可以通過專門的USB連機線實現雙機互連,并可以通過Hub擴展出更多的接口。USB具有傳輸速度快(USB1.1是12Mbps,USB2.0是480Mbps,USB3.0是5 Gbps),使用方便,支持熱插拔,連接靈活,獨立供電等優點,可以連接鼠標、鍵盤、打印機、掃描儀、攝像頭、閃存盤、MP3機、手機[1]、數碼相機、移動硬盤、外置光軟驅、USB網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幾乎所有的外部設備。USB接口可用于連接多達127個外設,如鼠標、調制解調器和鍵盤等。USB自從1996年推出后,已成功替代串口和并口,并成為當今個人電腦和大量智能設備的必配的接口之一。USB各版本區最大傳輸速率速率稱號最大輸出電流協議推出時間:USB1.0:1.5Mbps(192KB/s)低速(Low-Speed)500mA……1996年1月;USB1.1:12Mbps(1.5MB/s)全速(Full-Speed)500mA……1998年9月;USB2.0:480Mbps(60MB/s)高速(High-Speed)500mA……2000年4月;USB3.0:5Gbps(640MB/s)超速(Super-Speed)900mA……2008年11月。
TYPE
Type,中文意思是類型。為一種約束,也是一種邏輯公式,在20世紀50年代的FORTRAN語言編譯器實現中,采用類型系統作為類型檢查的一種手段。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