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力”是地球形成之初的各種力量混合體,確實強大。“洪荒之”力用什么材料能承受如此強大之力,推薦高強度碳纖維。碳纖維高強度、高模量,是鋼的7-9倍,抗拉彈性模量為23000-43000Mpa,,抗拉強度為4900MPa ,比鋼還高。
碳纖維參數:
拉伸強度
4900 Mpa
拉伸模量
240 Gpa
伸 長 率
2.0 %
密 度
1.80 g/㎝3
直 徑
7μm
以T700 12k 碳纖維 單根絲理論承受的拉力為:
公式為:F=P*S
式中:F—拉應力(N);
P—抗拉強度N/mm2(MPa)
S—纖維橫截面積(mm²)。
直徑為1m的圓形碳纖維絲束,理論承受的拉力為:3.85*109 N
即:3.85*108 千克=3.85*105噸 =38500000(3850萬噸)
如果要拉動“洪荒之力”還需要再增加碳纖維絲束的數量。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抗疲勞性能極佳。碳纖維能有效阻止疲勞裂紋擴展、斷裂。有很高的彈性模量,疲勞強度極限比金屬材料和其他非金屬材料高很多。
用碳纖維來承受“洪荒之力”的拉力,理論上還是可以實現的。
(作者:聚能偉業)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碳纖維
碳纖維不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強纖維。碳纖維是由有機纖維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纖維的微觀結構類似人造石墨,是亂層石墨結構。每一根碳纖維由數千條更微小的碳纖維所組成,直徑大約5至8微米。在原子層面的碳纖維跟石墨很相近,是由一層層以六角型排列的碳原子所構成。兩者差別在于層與層之間的連結。石墨是晶體結構,它的層間連結松散,而碳纖維不是晶體結構,層間連結是不規則的。這樣便防止滑移增強物質強度。一般碳纖維的密度為1750 kg/m3。導熱能力高但傳電能力低,碳纖維的比熱容量亦比銅低。當加熱的時候,碳纖維會變厚而短。雖然碳纖維的天然顏色是黑色,但可以把它染上不同的顏色。
洪荒
洪荒(漢語拼音:hóng huāng,漢語注音符號:ㄏㄨㄥˊ ㄏㄨㄤ )
碳纖維參數:
拉伸強度
4900 Mpa
拉伸模量
240 Gpa
伸 長 率
2.0 %
密 度
1.80 g/㎝3
直 徑
7μm
以T700 12k 碳纖維 單根絲理論承受的拉力為:
公式為:F=P*S
式中:F—拉應力(N);
P—抗拉強度N/mm2(MPa)
S—纖維橫截面積(mm²)。
直徑為1m的圓形碳纖維絲束,理論承受的拉力為:3.85*109 N
即:3.85*108 千克=3.85*105噸 =38500000(3850萬噸)
如果要拉動“洪荒之力”還需要再增加碳纖維絲束的數量。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抗疲勞性能極佳。碳纖維能有效阻止疲勞裂紋擴展、斷裂。有很高的彈性模量,疲勞強度極限比金屬材料和其他非金屬材料高很多。
用碳纖維來承受“洪荒之力”的拉力,理論上還是可以實現的。
(作者:聚能偉業)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碳纖維
碳纖維不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強纖維。碳纖維是由有機纖維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纖維的微觀結構類似人造石墨,是亂層石墨結構。每一根碳纖維由數千條更微小的碳纖維所組成,直徑大約5至8微米。在原子層面的碳纖維跟石墨很相近,是由一層層以六角型排列的碳原子所構成。兩者差別在于層與層之間的連結。石墨是晶體結構,它的層間連結松散,而碳纖維不是晶體結構,層間連結是不規則的。這樣便防止滑移增強物質強度。一般碳纖維的密度為1750 kg/m3。導熱能力高但傳電能力低,碳纖維的比熱容量亦比銅低。當加熱的時候,碳纖維會變厚而短。雖然碳纖維的天然顏色是黑色,但可以把它染上不同的顏色。
洪荒
洪荒(漢語拼音:hóng huāng,漢語注音符號:ㄏㄨㄥˊ ㄏㄨㄤ )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