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消毒器技術在市政供水/給水廠的應用
紫外線消毒在市政供水上的應用是一種成熟的消毒技術,從1982年開如在美國和歐州廣泛的使用。 紫外線消毒技術經與其他的消毒技術共用對水進行組合消毒,以達到全面消滅水中病原體,包括隱性包囊蟲和賈第鞭毛蟲(Giardia.)。同時在已有消毒系統(tǒng)上加裝紫外線消毒裝置,可以減少化學消毒產生的可致癌的化學副產品。
紫外線消毒裝置中小型在給水廠的應用
紫外線消毒裝置適中小型社區(qū)的指社區(qū)人口在300-8000人左右的社區(qū)供水廠,紫外線消消毒裝置可以獨立使用或與其他消毒裝置共用對水進行消毒。國際和國內主要紫外線消毒制造商都開發(fā)出了專門適用于中小型給廠紫外線消毒裝置。
此類產品的特點和優(yōu)勢
既可以作為獨立的消毒裝置也可以作為組消毒的一部分使用,可以簡便容易加裝在現(xiàn)有的水處理設備上,可選裝完全自動清洗系統(tǒng),如有必要還可加裝化學清洗裝置,可以通過現(xiàn)代化操作平臺進行遠程監(jiān)控
購買和運營成本低
可用節(jié)能的低壓紫外線燈泡,耐用更換成本也低廉
紫外線消毒裝置在大型市政供水廠的應用
紫外線裝置適合于作為組合消毒的一部分,可以簡便的加裝在現(xiàn)有水處理設備上
全自動控制清洗系統(tǒng)
初裝和運營成本較低
紫外線殺菌燈工作原理
目前能夠輸出足夠的UVC強度用于工程消毒的只有人工汞(合金)燈光源。紫外線殺菌燈燈管是由石英玻璃制成,汞燈根據(jù)點亮后的燈管內汞蒸氣壓的不同和紫外線輸出強度的不同,分為三種:低壓低強度汞燈、中壓高強度汞燈和低壓高強度汞燈。殺菌效果是由微生物所接受的照射劑量決定的,同時,也受到紫外線的輸出能量,與燈的類型,光強和使用時間有關,隨著燈的老化,它將喪失30%-50%的強度。紫外照射劑量是指達到一定的細菌滅活率時,需要特定波長紫外線的量:照射劑量(J/m2)=照射時間(s)×UVC強度(W/m2)照射劑量越大,消毒效率越高,由于設備尺寸要求,一般照射時間只有幾秒,因此,燈管的UVC輸出強度就成了衡量紫外光消毒設備性能較主要的參數(shù)。
在城市污水消毒中,一般平均照射劑量在300 J/m2以上。低于此值,有可能出現(xiàn)光復活現(xiàn)象,即病菌不能被徹底殺死,當從渠道中流出接受可見光照射后,重新復活,降低了殺菌效果。殺菌效率要求越高,所需的照射劑量越大。影響微生物接受到足夠紫外光照射劑量的主要因素是透光率(254 nm處),當UVC輸出強度和照射時間一定時,透光率的變化將造成微生物實際接受劑量的變化。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消毒
傳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滅停留在不同的傳播媒介物上的病原體,藉以切斷傳播途徑,阻止和控制傳染的發(fā)生。其目的:(1)防止病原體播散到社會中,引起流行發(fā)生。(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體感染,出現(xiàn)并發(fā)癥,發(fā)生交叉感染。(3)同時也保護醫(yī)護人員免疫感染。僅靠消毒措施還不足以達到以上目的。須同時進行必要的隔離措施和工作中的無菌操作,才能達到控制傳染之效。不同的傳播機制引起的傳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腸胃道傳染病,病原體隨排泄物或嘔吐物排出體外,污染范圍較為局限,如能及時正常地進行消毒,切斷傳播途徑,中斷傳播的效果較好。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隨呼吸、咳嗽、噴嚏而排出,再通過飛沫和塵埃而播散,污染范圍不確切,進行消毒較為困難。須同時采取空間隔離,才能中斷傳染。蟲媒傳染病則采取殺蟲滅鼠等方法。
紫外線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線光源是太陽,太陽光透過大氣層時波長短于290nm米的紫外線為大氣層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線光源有多種氣體的電弧(如低壓汞弧、高壓汞弧),紫外線有化學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熒光作用強,日光燈、各種熒光燈和農業(yè)上用來誘殺害蟲的黑光燈都是用紫外線激發(fā)熒光物質發(fā)光的。紫外線還可以防偽,紫外線還有生理作用,能殺菌、消毒、治療皮膚病和軟骨病等。紫外線的粒子性較強,能使各種金屬產生光電效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