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信息的快速傳遞依賴于電信業的全面發展。隨著通信設備自動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機房一一作為現代通信的樞紐,其安全工作已成為重中之重,一旦發生火災,將導致整個通信網絡的癱瘓,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而近年來,電信機房的火災事故卻未間斷過:2002年2月27日,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通信樓二樓無人值守市話傳輸機房,由于布放在上走線槽道底下的電源線老化短路而引起火災,造成海府局的市話出入局中繼大面積閉塞,出入局呼叫、數據通信、小靈通網絡、部分金融系統網絡、有線電視網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造成6500個接入網用戶通信中斷,52個中國移動通信基站的通信受阻;2002年5月25日,江蘇省泗陽縣電信局機房由于外部強電侵入,突發火災,造成全縣12萬戶程控電話癱瘓。
由于電信機房內電氣設備多,線路復雜,大部分的火災都是電氣火災,引發電氣火災的主要因素有:
(1)電氣線路短路、過載、接觸電阻過大等引發火災事故。如:1995廣東汕頭金砂郵電大樓的特大火災,就是因電線老化、絕緣性能降低而短路引起的;2001海南省電信公司微波大樓火災是因為電源接線端頭接觸電阻過大引起的;
(2)靜電產生火災。電氣火災報警系統:hzzdbjxt通信設備的運行及工作人員所穿的衣服等都能產生靜電。如果電信機房接地處理不當,產生的靜電負荷不能很快導人大地而是越積越多,一旦形成高電位,就會發生靜電導電現象,產生火花并引燃周圍可燃物發生火災;
(3)雷擊等強電侵入導致火災。雷電放電時所產生的電效應,能產生高達數萬伏、甚至數十萬伏的沖擊電壓,足以燒毀電力線路和設備,引發絕緣擊穿,發生短路引發火災。雷電放電時所產生的熱效應、靜電感應以及電磁感應都可能引發火災;
(4)電信機房內電腦、空調等用電設備長時間通電、設備故障引發火災。2000年5月北京電信公司大興縣青云店支局傳輸機房操作終端因長時間運行,致使顯示器引發火災,造成傳輸機房癱瘓,2萬部固定電話用戶不能正常通信。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火災
火災后現場“ 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人類能夠對火進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火,給人類帶來文明進步、光明和溫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會給人類造成災難。所以說人類使用火的歷史與同火災作斗爭的歷史是相伴相生的,人們在用火的同時,不斷總結火災發生的規律,盡可能地減少火災及其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對于火災,在我國古代,人們就總結出“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的經驗。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社會財富日益增多的同時,導致發生火災的危險性也在增多, 火災的危害性也越來越大。據統計, 我國 70 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 2.5 億元, 80 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 3.2 億元。進入 90 年代, 特別是 1993 年以來,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上升到年均十幾億元,年均死亡 2000 多人。實踐證明,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來越突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的危害”是對消防立法意義的總體概括,包括了兩層含義: 一是做好預防火災的各項工作, 防止發生火災; 二是火災絕對不發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發生火災,就應當及時、有效地進行撲救,減少火災的危害。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物體上失去控制的燃燒造成的損失。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發生的一種氧化放熱反應,通常伴有光、煙、或火焰。燃燒的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及著火源。防火的主要措施就是: 控制可燃物、隔絕助燃物、消除著火源。
機房
詞目:機房拼音:jī fáng詳細解釋1. 舊時從事絲、棉織業的手工業作坊。《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打聽得這位姑娘,在 花牌樓 住,家里開著機房。”2. 裝有動力機器的房子。楊朔《龍馬贊》:“本來每天要三十人輪流管理三個機房,現在只需三個人便綽綽有余了。”
由于電信機房內電氣設備多,線路復雜,大部分的火災都是電氣火災,引發電氣火災的主要因素有:
(1)電氣線路短路、過載、接觸電阻過大等引發火災事故。如:1995廣東汕頭金砂郵電大樓的特大火災,就是因電線老化、絕緣性能降低而短路引起的;2001海南省電信公司微波大樓火災是因為電源接線端頭接觸電阻過大引起的;
(2)靜電產生火災。電氣火災報警系統:hzzdbjxt通信設備的運行及工作人員所穿的衣服等都能產生靜電。如果電信機房接地處理不當,產生的靜電負荷不能很快導人大地而是越積越多,一旦形成高電位,就會發生靜電導電現象,產生火花并引燃周圍可燃物發生火災;
(3)雷擊等強電侵入導致火災。雷電放電時所產生的電效應,能產生高達數萬伏、甚至數十萬伏的沖擊電壓,足以燒毀電力線路和設備,引發絕緣擊穿,發生短路引發火災。雷電放電時所產生的熱效應、靜電感應以及電磁感應都可能引發火災;
(4)電信機房內電腦、空調等用電設備長時間通電、設備故障引發火災。2000年5月北京電信公司大興縣青云店支局傳輸機房操作終端因長時間運行,致使顯示器引發火災,造成傳輸機房癱瘓,2萬部固定電話用戶不能正常通信。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火災
火災后現場“ 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人類能夠對火進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火,給人類帶來文明進步、光明和溫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會給人類造成災難。所以說人類使用火的歷史與同火災作斗爭的歷史是相伴相生的,人們在用火的同時,不斷總結火災發生的規律,盡可能地減少火災及其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對于火災,在我國古代,人們就總結出“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的經驗。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社會財富日益增多的同時,導致發生火災的危險性也在增多, 火災的危害性也越來越大。據統計, 我國 70 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 2.5 億元, 80 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 3.2 億元。進入 90 年代, 特別是 1993 年以來,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上升到年均十幾億元,年均死亡 2000 多人。實踐證明,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來越突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的危害”是對消防立法意義的總體概括,包括了兩層含義: 一是做好預防火災的各項工作, 防止發生火災; 二是火災絕對不發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發生火災,就應當及時、有效地進行撲救,減少火災的危害。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物體上失去控制的燃燒造成的損失。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發生的一種氧化放熱反應,通常伴有光、煙、或火焰。燃燒的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及著火源。防火的主要措施就是: 控制可燃物、隔絕助燃物、消除著火源。
機房
詞目:機房拼音:jī fáng詳細解釋1. 舊時從事絲、棉織業的手工業作坊。《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打聽得這位姑娘,在 花牌樓 住,家里開著機房。”2. 裝有動力機器的房子。楊朔《龍馬贊》:“本來每天要三十人輪流管理三個機房,現在只需三個人便綽綽有余了。”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