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數(shù)控木工雕刻機雕刻工件時,雕刻分為二維雕刻和三維雕刻;鉆孔又分為點,輪廓和區(qū)域鉆孔等。我們同時又提供了胸牌切割線的功能。下面我們?yōu)槟榻B使用數(shù)控雕刻機的進行雕刻時,一些相關(guān)的術(shù)語和雕刻方式方法。山東寶典提醒您使用數(shù)控雕刻機設備前,必須掌握以下較基本的雕刻性能。
1、陰刻、陽刻
所謂“陰刻”就是指:雕刻后在雕刻材料上留下的是凹下的文字或圖案。
所謂“陽刻”就是指:雕刻后在雕刻材料上留下的是凸出的文字或圖案,俗稱陽字或陽圖。
2、雕刻深度
“雕刻深度”是指加工的較大深度。在三維雕刻中,雕刻路徑的深度隨著加工圖形的形狀變化而不斷變化。
3、分層雕刻
在二維、三維、割字、影象雕刻中出現(xiàn)的“分層雕刻”,每次進刀不超過[ ]毫米”,表示每次刀具進入材料的較大深度,對質(zhì)地較硬的材質(zhì)按經(jīng)驗值進行多次分層雕刻,較終完成設計的雕刻深度。
4、鑲嵌路徑
所謂“鑲嵌”,就是一個設計圖形,分別進行陰刻和陽刻后,所得到的兩部分分別稱為陰模和陽模;兩個模具能夠無縫隙地扣在一起。考慮到刀具的影響,在計算雕刻路徑時,其中一種必須選“鑲嵌路徑”。
5、刀具補償
在加工過程中,刀具本身有切割寬度,加上“刀具補償”后,能夠自動消除刀具刃寬對加工效果的影響。
6、勾邊時的旋轉(zhuǎn)方向
在進行切割和銑底時,選擇合適的勾邊旋轉(zhuǎn)方向,可以使加工后的物體側(cè)面更加光滑。
7、銑底方式
在二維與三維的路徑計算中,銑底是一種常見的加工方式,也就是將物體或文字的空余部分銑去。常用的銑底方式有:水平銑底、縱向銑底、正向45度銑底、反向45度銑底、環(huán)行銑底,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其結(jié)果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加工時刀具行走的路線。
8、刀具選擇
在對不同材料、不同硬度的物體進行加工時,為了確保加工效率,保證加工效果,需要選擇合適的加工刀具。用戶可以自己設置、命名自己常用的刀具。
相關(guān)建材詞條解釋:
雕刻
木質(zhì)雕刻詞目:雕刻拼音:dīao kè基本解釋[engrave;Carve] 在金屬、木材、石頭等上面刻出圖形、裝飾詳細解釋1. 在木、石、骨、金屬上刻鏤。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湍水》:“說者言,初開金銀銅錫之器,朱漆雕刻之飾爛然。”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雕刻百工,鑪捶萬物。”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四·樊川集》:“予舊藏杜牧之 《樊川集》二十卷,后見 徐建庵所藏宋版本,雕刻最精。”2. 指雕刻品。宋·沈括《夢溪筆談·神奇》:“園中菜花悉成荷華,仍各有一佛坐於花中,形如雕刻。”郭沫若《蘇聯(lián)紀行·六月十三日》:“街頭充塞著洋貨,純粹的 印度 貨以手工品為多,象牙雕刻,沉香匣,漆花皮篋,觸目皆是。”朱自清《歐游雜記·威尼斯》:“未來派立體派的圖畫雕刻,都可見到。”3. 喻刻意修飾文辭。唐·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詩:“雕刻初誰料,纖毫欲自矜。”金·元好問《秦略》:“詩尚雕刻,而不欲見斧鑿痕。”清·沈德潛《明詩別裁集·李夢陽詩序》:“ 空同五言古,宗法陳思康樂,然過於雕刻,未極自然。”4. 猶砥礪。《清史稿·禮志一》:“縱其間淳澆世殊,要莫不弘亮天功,雕刻人理,隨時以樹之范。”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