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百姓,再難也要保供熱
“采暖供熱既是工作,更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再難我們也要保供熱。”熱電一廠發電分廠管理人員如是說。
熱電一廠擔負著西城地區、建設街、衛民新村供暖任務,這兩年,由于房地產“走紅”,隨之各大樓盤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供熱面積與去年相比陡增了200多萬平方米,供熱流量比去年也增加一倍,其壓力之大不言而喻。
提高設備的健康水平是熱電廠的首要任務。因此,他們利用夏季熱網停止運行期間,組織四大分廠120名檢修員工對供熱系統84項標準項目進行A級檢修,對部分腐蝕管線進行更換改造,同時完成了熱網增容改造。同時以減少供熱期間管網中雜質和增強換熱效果為目的,對熱網管線的各個彎頭處進行了清掃檢查。
為了增加設備的健康指數,崗位員工對每個管道、每個法蘭、每顆螺絲釘都要仔仔細細檢查到。尤其是突遇強對流天氣,需要增加抽汽量來保證第二天的供暖溫度時,更是不敢懈怠。
熱網智能監控,小設備大應用
為了應對供暖期內供熱管網間差異,供熱溫度不均衡的情況,兩家熱電廠集中購置了一批名為“WS1311無線遠程室溫監測儀”的小電子設備,由各個供熱分公司下發到居民手中。熱電廠生產調度中心人員介紹到,放在居民家中的這款小設備,可以實時的監測到居民家中的供暖溫度變化,而生產調度中心這里可以根據這些設備傳回的居家家中溫度值,對供熱溫度進行調節,既保證了供暖溫度,又可以合理節約能源。
生產調度人員隨即向記者演示了這套系統,從去年供暖尹始到今年供暖結束,放有這個小設備的居民家中供暖溫度變化的曲線一一展現在記者眼前。“我們可以根據這些供暖期間內采集到的溫度數據,建立起一整套的供暖數據模型,為以后的企業生產,運營方面提供數據支持。”熱電一廠信息部雷主任如是說。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供熱
供熱主要是針對 北方城市保暖措施。目前我國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集供熱就是在一個較大的 區域內,利用集中熱源,向該區域的 工廠及民用建筑供應生產、生活和采暖用熱。集中供熱,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由于它具有節約 燃料、減少城市 污染等優點,所以發展速度很快。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采用集中供熱。
供暖
根據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93),用累年最冷月和最熱月平均溫度作為主要指標,累年日平均溫度≤5℃和≥25℃的天數作為輔助指標,把全國劃分為嚴寒、寒冷、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和溫和五個地區。供暖要求供暖的區域主要是指夏熱冬冷的地區,也包括某些南方地區。這些地區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數為60天至89天,以及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數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數大于或等于75天。其氣候特點是夏季酷熱,冬季濕冷,空氣濕度較大,當室外溫度5℃以下時,如沒有供暖設施,室內溫度低、舒適度差。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地區的建筑也逐步設置供暖設施,供暖方式主要以分散供暖為主。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