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外賣網站也不得不「站隊」了,可它并不愿意「被控股」
11 月 23 日晚間消息,今日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內部已敲定投資餓了么,將斥資約 15 億美元持有餓了么 30% 的股份。此次投資之后,阿里巴巴將成為餓了么的第一大股東。同時,餓了么的估值達到了 49 億美元。
而接近雙方的投資人士透露,雙方的談判確實已深入到一定程度,但并未就金額等具體事宜達成一致。阿里巴巴方面希望成為餓了么的第一大股東,但餓了么 CEO 張旭豪并不愿放棄自己辛苦所創建公司的控制權。
今年 6 月,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宣布各自注資 30 億元成立「口碑」公司,發力 O2O 領域。9 月,口碑宣布全年投入 50 億元扶持線下商戶,由此引發新一輪的外賣 O2O 補貼大戰。
緊隨其后,百度宣布發力 O2O,3 年內對糯米業務追加投資 200 億元人民幣,用于擴展用戶,建設商戶生態,提升用戶體驗。
而大眾點評美團合并后,公司內部更傾向于自身沒有 O2O 業務的騰訊。諸多消息源顯示,受到冷落的阿里巴巴正尋求出售其所持有的美團股份。
外賣 O2O 格局至此已定,BAT 三足鼎立,餓了么卻是其中最尷尬的一環。幾個月的時間里,餓了么先后與美團、糯米傳出過緋聞,但均被否認,如今的阿里入股,靠譜么?
一方面意圖拋售美團,另一方面要入股餓了么,阿里究竟下的什么棋?接近雙方的投資人士向透露,阿里巴巴希望成為餓了么的第一大股東,從而實現其與阿里旗下口碑的融合。
眾所周知,餓了么的優勢在于配送,而這正是剛剛起步的口碑所欠缺的。一方面口碑外賣剛剛成立不久,根基未穩,餓了么投入阿里系,會比加入百度、騰訊有著更多的可能。另一方面,隨著 O2O 資本寒冬的來臨,餓了么急于尋求更多的錢,而此時從投資機構拿錢已經十分困難,必須盡快站隊。
然而,雙方的談判卻暫時陷入膠著,主要矛盾正是在于誰是「第一大股東」。阿里巴巴的投資策略一向強勢,為了實現餓了么與口碑的融合,必須掌控公司的控制權,甚至不惜全資收購。然而餓了么方面,也希望謀求獨立發展,不愿走上「被吞并」的道路。
這一交易最終能否達成,目前暫不得而知。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