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川寧生物(301301)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意向書,據招股意向書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份22280萬股,擬募集資金6億元,其中2億元將用于上海研究院建設項目。川寧生物目前擁有專利61項(其中發明專利27項),未來將通過上海研究院的建設,繼續增強川寧生物整體研發實力,從而進一步吸引合成生物學、系統和計算生物學、酶催化等相關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高端人才,深入開展與生物發酵相關產品的各項前沿領域開發研究。資料顯示,川寧生物是抗生素中間體領域的核心企業,是國內主要的抗生素中間體生產基地之一,其產品抗生素中間體產品種類齊全,涵蓋了大環內酯類、廣譜類抗生素的主要中間體。依托成熟的生物發酵技術和酶技術平臺,公司以研發創新為著力點,以合成生物學和酶工程研究為基礎,正在向保健和化妝品原料中的高附加值天然產物、生物農藥、動物保健類產品、可降解生物基新材料及其他品類的醫藥中間體等方向發展。據招股意向書披露,自川寧生物成立以來,公司以先進生物發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為業務基礎,對整個生物發酵生產環節進行了信息化、集成化改造,其中硫氰酸紅霉素生產線還入選工信部
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截止目前,川寧生物已被評定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專注于生物發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同時,川寧生物以自主研發和創新驅動發展,緊盯行業發展趨勢,經過十年的持續投入,取得了眾多的科技成果,截至2022 年 8 月 16 日,公司已獲取 61 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 27 項)、18 項非專利核心技術以及大量的工藝配方等,并將科技成果產業化,運用于生產實踐中,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推動了行業向前發展。系新疆第四批工業經濟領域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新疆環境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疆抗生素發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環境保護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利用工程技術中心。據招股意向書,川寧生物研發費用從2019年到2021年增幅超過80%。不僅如此,川寧生物還計劃將本次發行募集資金一部分用于上海研究院建設項目,據披露,該項目順利建設完成,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研發實力、縮短擬開發產品的研發周期,加速公司在抗生素中間體板塊、保健和化妝品原料中的高附加值天然產物、生物農藥、動物保健類產品、可降解生物基新材料及其他品類的醫藥中間體等板塊的研發布局,更好的適應未來市場的發展和客戶的需求。同時,還可重點進行抗生素中間體及其他醫藥中間體板塊、保健品原料、生物農藥、高附加值天然產物、高端化妝品原料及生物可降解材料板塊的相關研究;其中,一期開展的部分課題包括“多殺菌素研發項目”、“輔酶Q10研發項目”、“紅沒藥醇研發項目”、“神經酰胺研發項目”和“現有7-ADCA生產菌種的改造”等。值得關注的是,川寧生物方面在招股書中表示,2022年預計主要產品售價較去年同期均呈出現上漲趨勢,其中硫氰酸紅霉素平均銷售價格預計上漲約18%、6-APA平均銷售單價預計上漲約41%、青霉素G鉀鹽預計上漲約63%,在整體銷量略有增長的情況下,預計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的區間為365597.26萬元至376880.45萬元,同比增長13%至17%;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區間為38191.5萬元至41100.19萬元,同比增長243%至269%。對于未來發展,川寧生物方面在招股意向書中表示,公司將緊隨國家西部大開發發展戰略及“一帶一路”產業布局的步伐,借助新疆地區自然資源優勢及上海地區的科學前沿優勢,從資源要素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轉變,將新疆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大創新驅動,提質增效,加快推進
節能降耗、節能減排工作,建設現代農業種植示范基地,構建綜合性原料供給保障體系,實現企業效益的穩步提升。(秦聲)
據南方+消息,7日,在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丁力表示,即日起,廣州市民線上線下購買37種原本疫情期間需實名登記報告的藥品無需登記身份證。目前,廣州全市7家重點藥品生產企業的庫存量超1
據南方+消息,12月7日,在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介紹,今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廣州市將堅決貫徹落實“新十條”要求,持續全面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