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證券指出,短期來看,低速四輪車、通信備電儲能等
電池門檻較低的領域有望率先應用鈉電,預計產業化落地的節點在2023年Q2,規模放量的時間點在2023年H2,2023年鈉電池的出貨規模有望在5-10GWh。中長期看,鈉電池產業發展的核心在于應用領域的持續開拓,預計基于目前成熟的層狀氧化物正極體系,鈉電有望于2024年H1在低端乘用車上放量。但基于層狀氧化物體系在循環壽命上有一定的局限,往大儲領域開拓需要聚陰離子正極以及電解液體系的進一步成熟,預計2024年H2以后鈉電有望逐步在大儲領域滲透。預計2025年鈉電的總空間有望在100GWh上下。重點關注標的:(1)正負極材料,振華新材、貝特瑞;(2)電池端,寧德時代、鵬輝
能源。
中金認為,從目前的技術應用角度以及已公開的研究角度來說,永磁電機完全去稀土化難以在中短期實現。站在當下,國內稀土配額增速放緩或成定局,在下游需求有望迎來全面復蘇背景下,稀土行業有望量價齊升。建議布局稀土上游資源和深加工磁
銀河證券指出,新能源汽車已通過自身產品力與智能化優勢實現與燃油車的有效競爭,盡管短期內受政策補貼退出影響,消費者觀望情緒高,地方政府消費支持政策的延續有望激發消費者需求,重拾消費熱情,推動車市向常態化回歸。伴隨新車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