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黃金周”,房地產市場熱度升溫。伴隨政策調整,降首付、降利率、“認房不認貸”、取消限購、進行稅費補貼等政策措施相繼推出。各家房企多渠道花樣營銷,在打折的基礎上,送物業費,送車位,開展砸金蛋、夜間市集、藝術展與趣味活動等吸引購房者。雖然樓市成交有所回暖,但業內人士指出,從同比來看,住房成交下降幅度仍明顯,還需政策進一步加力穩定市場預期,促使樓市更長時間平穩運行。
近兩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網站披露了120余份針對私募機構及相關個人的紀律處分決定書,力度相較之前明顯增強。從處分原因來看,產品備案問題成為“重災區”,包括未進行備案以及虛假填報備案信息等多方面。而同
“黃金周”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交出了超8億人次出游、超7500億元國內旅游收入的假期消費成績單,涌現出諸多新場景新玩法。其中,亞運會帶動下的“體育+”系列項目、沉浸式文旅項目、互動式體驗式消費等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