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滬指早盤大幅下探,一度跌超2%失守2800點,午后止跌回升;創業板指走勢強勁,午后大漲近2%;兩市成交額明顯放大,北向資金小幅流出。截至收盤,滬指漲0.43%報2845.78點,深成指漲1%報8847點,創業板指漲1.93%報1732.36點,上證50指數漲1.78%;兩市合計成交8648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7.41億元。盤面上看,券商、保險、半導體、釀酒等板塊午后走高,新型
電池、CPO概念、MR概念等活躍;旅游、燃氣、石油、電力、煤炭、鋼鐵、地產、醫藥等板塊走弱。萬和證券指出,市場風險偏好已處于較低位置,短期內市場或仍呈震蕩態勢,但資金面入市信號一旦出現市場有望企穩回升。近期A股估值已經較低,已有較高的安全邊際,此時也為開始左側布局的時期,建議以高股息行業為防御邊際,如石油石化、銀行、煤炭等,并逐步配置2024年盈利邊際增速和盈利增速或靠前的電子、有色金屬、醫藥生物等。中信證券表示,1月中旬是市場關鍵的時間點,地緣擾動落地,資金跨年效應的影響逐步消化,對市場造成的沖擊接近尾聲,悲觀預期也已經觸底,市場有望迎來重要拐點,建議積極布局。配置上,當前市場仍處于“三階段配置策略”中的第二階段,建議積極布局前期跌幅較大的科技和醫藥板塊,其中科技板塊包括AI產業(國產算力,AI芯片設計、應用等),終端消費轉暖(消費電子、安卓鏈復蘇、數據要素、運營商),
機器人和衛星互聯網等;醫藥板塊重點關注創新藥出海(藥品、器械等)。此外,新
能源板塊可以積極關注,港股中的消費、互聯網等白馬品種也可以提前布局逐步參與。校對:趙燕
4只規模靠前的滬深300ETF繼前兩日成交額突破180億元、176億后,今日成交額持續放大,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和華夏滬深300ETF今日成交額分別達到152.57億、59.08億、56.67億、43.55億元,4只滬深300ETF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