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歐菲光(002456)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歐菲光2023年營業收入168.63億元,同比增長13.73%,凈利潤7690.50萬元,同比增長101.49%,基本每股收益0.0236元/股,同比增長101.49%。值得注意的是,歐菲光2023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分別實現營收36.19億元、45.05億元、60.44億元,凈利潤439.21萬元、5431.82萬元、3.76億元,公司連續三個季度業績增長,企穩反彈趨勢漸顯。歐菲光在公告中表示,受益于下半年終端客戶需求和銷售收入大幅增加,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帶動公司產能利用率提升,同時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高附加值產品的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產品毛利率穩步提高。2023年,歐菲光產品結構優化成果初顯,
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新領域產品營收與毛利均同比增加。據年報顯示,歐菲光智能手機產品營業收入122.53億元,占比72.66%,同比增長6.69%,毛利率8.47%,同比增加10.32%;智能汽車產品營業收入19.08億元,占比11.32%,同比增加41.67%,毛利率14.85%,同比增加13.85%;新領域產品營業收入24.08億元,占比14.28%,同比增加43.06%,毛利率14.06%,同比增加4.21%。報告期內,歐菲光光學、光電子元器件制造銷售量64248.00萬pcs,同比增加17.65%,生產量65045.38萬pcs,同比增加22.55%,庫存量4826.17萬pcs,同比增加19.79%。在闡述業績變動原因時,歐菲光在公告中還提到,公司進一步優化產業基地布局,完善產業鏈一體化各個環節,推動智能制造及精細化管理,隨著一系列降本增效管理舉措的落地,公司盈利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時,非經常性損益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影響37034.48 萬元,主要系政府補助、非流動資產處置等事項影響。歐菲光在年報中表示,2023年度,全球供應形勢出現了一些有利的變化,影響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行業發展的供應鏈問題和芯片短缺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公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各項變革措施和戰略投入仍在有序推進。歐菲光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和創新,不斷打磨技術和產品,筑高技術壁壘。在加強產品研發力度的同時,公司也持續加強品質管理,將品質管理貫穿于研發、制造、服務的全過程。另外,歐菲光從研發、生產、工程等不同角度多方位協同作戰,推動精益制造和生產革新,將數字化轉型置于重要位置,提升生產、管理、品質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公司積極把握行業發展的良好機遇,充分利用自身多年技術積累,堅持以自主創新引導技術產業化升級,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強化內部管理,穩步提高產品品質,不斷鞏固在全球光學光電行業的領先地位,致力于打造全球技術創新平臺型企業。(文穗)校對:趙燕
紫光國微近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是以平臺化角色參與市場,目前在數字電路領域中,絕大多數產品方向都已經具備基礎能力,在需要投入較大科研力量和較長時間的DSP產品方面,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和公司自身投入,已經推出具有行業競爭
記者獲悉,艾隆科技旗下醫谷研究院推出氯離子監測筆,該產品專為監測消毒水中含氯量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