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已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展開,圍繞群眾關切的問題,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做出了解答。問:有人說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因為醫保基金沒錢了,要控制費用支出。這一說法有根據嗎?答:醫保支付方式是醫保經辦機構向醫療機構支付費用的具體方式,包括按項目付費、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等,不同方式對臨床診療行為有不同的引導作用。我國先后啟動DRG(按病組)和DIP(按病種分值)付費支付方式試點。到去年底,超九成統籌地區已開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改革后,改革地區住院醫保基金按項目付費占比下降到1/4左右。需要說明的是,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絕不是簡單的“控費”,而是引導醫療機構聚焦臨床需求,采用適宜技術因病施治、合理診療,避免大處方、濫檢查,更好保障參保人員權益。改革后的支付標準隨社會經濟發展、物價水平變動等適時提高。每年,醫保基金支出都維持增長趨勢,并高于GDP和物價的增幅。校對:王錦程
據人民日報,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已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展開,圍繞群眾關切的問題,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做出了解答。問:這幾年,在一些地區,有患者住院2周后被要求出院,再重新入院,說是支付方式改革后有規定“單次住院不超過15天”。這是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2023年,整體400余家醫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1%,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約-21%,錄得了近5年來醫藥行業歸母凈利潤的首次負增長,可見在疫情后時代的行業轉型慣性下,以及集采、醫保談判、醫療反腐和國內外復雜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