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送外賣小哥們生活和收入如何
在北京的街頭巷尾,不分時段,幾乎隨時都能看到騎著電動車送外賣的小哥們的身影,送餐平臺的遍地開花為在這個城市謀生存的打工者們送來了充沛的工作機會,但隨著競爭的日益加劇,送餐員似乎也不像以前那么好干了。
「我們這里已經不招人了。」日前,北青報記者以應聘送餐員為名,撥打百度外賣平臺方莊地區部某負責人的電話詢問,對方直接拒絕了記者的請求。據了解,目前多家網絡平臺外賣員處于較飽和狀態。一名百度送餐員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 2 月,介紹一位老鄉或朋友來做外送員,公司會給 300-500 元的獎勵。隨后逐漸取消了獎勵,如今則基本不招人了。
記者從包括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幾個外賣平臺的送餐員處了解到,最近由于人手多、季節性等原因,整體的工作量有所下降,工資也隨之降低。目前,送餐員的平均工資大約為 4000 元,而半年前,可以拿到約 2 倍。
「4000 多元跟我們的辛苦程度比,真的不算多,這行越來越不好干了,」送餐員郭永家表示,公司實行搶單制,如果附近商戶有訂單,會推送到送餐員的系統中,自己看著合適的話就迅速搶單。大約一年以前,郭永家和自己的同事一天輕松搶到五六百個訂單,在合理安排路線的情況下,薪資差不多是現在的兩倍。后來,公司人越來越多,單子越來越難搶,尤其是淡季。雖然他已經總結出一套自己的規律,比如哪里訂單多,應當如何蹲守,送餐路線的規劃,送餐和搶單的時間安排等「技巧」,但單子依然不像以前那么多。
另一名送餐員劉巖表示,公司并沒有為員工繳納意外保險費,只繳納了醫療保險。但是醫保的報銷有限制,達到一定限額以上才可以報銷固定比例。「而且出車禍也不想讓單位知道,后來聽說可以申請一個工傷險,但是誰不是想大事化小?單位知道了也不是好事,還是自己多注意些比較好。」
齊躍說,為了不被投訴,自己和同事也想了多種辦法。比如每次在送餐后,會發送一條「賣萌」的短信,請求顧客為自己打五星好評;再如一旦有餐食灑了,時間來得及就自掏腰包重新買一份,來不及就主動提出給顧客賠償,賠償金額高于原價,或是在接打電話時有禮貌些,多用「您」等禮貌用語。但是這些并沒有使他安心,他依然擔心哪天一不小心,自己就會被開除。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