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8月30日訊,在郵儲銀行2021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履新后首次公開亮相。在發布會上,劉建軍回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談及了郵儲銀行在鄉村振興領域的具體戰略和目標。
劉建軍表示:“當前,國家‘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服務鄉村振興既是國家賦予我們的職責,也是郵儲銀行資源稟賦帶給我們的重大戰略機遇。截至2021年6月末,我行涉農貸款余額已經突破1.52萬億元,占全行各項貸款的比重約四分之一,占比在國有大行位居前列,資產質量穩定向好。”
對于郵儲銀行在鄉村地區的獨有優勢,劉建軍表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網點覆蓋,我們約70%的網點在縣及縣以下地區,覆蓋大量的縣域、鄉鎮,這是我們的優勢,這個優勢要發揮好;二是郵銀協同,郵政有百萬員工,這些年在支農工作中,有農村電商的發展、有眾多農村郵樂購店等,形成了很多的場景和強大的“物流、商流、資金流”。這些可以逐漸地演變成郵儲銀行未來發展“三農”業務強大的場景和數據來源,這是我們的特色優勢。
基于郵儲銀行的獨有優勢,劉建軍透露,該行未來發展“三農”業務、發展支農貸款主要通過兩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在傳統的模式上疊加線上的能力和數據能力,依托線下信貸隊伍的客戶觸達能力以及與廣大農戶、地方基層組織的緊密關系,能夠讓我們在線下服務更多的農戶,挖掘他們的貸款需求,在線上進行統一授信,然后在手機上分分鐘實現貸款的支用。
第二種方式就是純線上的模式。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經建立了非常好的農業農村大數據。通過這些大數據,在后臺再利用一些數據進行交叉驗證,結合郵銀協同的場景數據,郵儲銀行可以完全在后臺進行集中授信。把主動授信額度推到客戶手機銀行,使得前端客戶可以不提供紙質資料就能夠貸款。
“讓廣大農戶有郵儲銀行的授信,這是我們郵儲銀行的夢想,我相信我們郵儲人會為這個美好的夢想付出我們的努力。”劉建軍回應證券時報時表示。
責任編輯:陳銘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