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9月9日訊,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廈門國際銀行承辦的“北辰山中小銀行金融科技論壇”上表示,股份行大多已經實現規模化經營,具有較強的科技投資實力,但更多的小銀行規模不夠大,既不可能獲得股東的資本扶持和數據資源支持,也不可能安排大量的金融科技投入。
“如果獨立建設技術平臺,獨立開發系統,投入產出比可能偏低,經濟上未必可行。”李禮輝指出。他認為,中小銀行應當從實際出發,尊重市場機制和科技規律,探索合適的金融科技創新之路。
具體來說,李禮輝建議,中小銀行的數字化路徑可以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
一是建立金融科技聯合中心。構建小型銀行金融科技緊密合作機制,集合資本力量和科技力量,并考慮引進具有技術實力和資本實力的投資者,統一負責金融科技研發、運行和維護;建成合作銀行互聯互通的金融科技平臺,實現信息共享、產品共享、服務共享,提供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務,提高獲客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
李禮輝同時強調,要設計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聯合中心的創新活力和競爭力。
二是與有實力的創新企業深度合作。國內出現一批創新商業模式的科創企業,開發的科技平臺和應用系統不出售也不出租,而是采用分布式商業的模式提供給金融機構使用,金融機構不必承擔金融科技創新的投入和成本,重要的是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
李禮輝認為,商業模式上,按照預先商定的條件,金融機構應用科創企業提供的技術平臺和應用系統創造的新增業務和新增收入,科創企業應按一定的比例分享。他舉例上,上海一家科技企業對金融機構提供技術平臺和應用系統,按新增存款和新增貸款凈利差的約定比例分享收益。
三是高度關注數字金融安全問題。李禮輝表示,在跨局域的金融科技平臺上,必須構建用戶相互信任、信息真實對稱的技術環境,要求保證數據可靠傳輸,保護個人隱私。
同時,要采用信息真實性交互驗證技術,建立身份認證系統,對人或物進行特征識別、時空定位和身份認證,進行用戶授權驗證和信息數據驗真,確認端對端的控制權和指揮權。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