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業推行電影票也可退改簽 行業規則能否被改寫?
電影票不退不換這個運行多年的「鐵規矩」,在金融街冒出的那家「跑在」互聯網上的電影院手里,被正式打破。近日,阿里影業旗下的粵科軟件聯合首都電影院,在北京金融街店推出首家智能影院。其「智能」之意在于,這家電影院完全實現了「無票化」,就是觀眾通過手機或者影院自助售票機購票以后,只要在影院入口的 閘機掃碼就可以進入影廳,中間無需再經過售票員和檢票員。
而年輕人更為青睞的就是該電影院還推出了開映 24 小時前可以退票,開映 3 小時前可以改簽的服務。
能夠令電影院做出退改簽這種「服軟」的決定,是因為伴隨著中國電影票房的快速增長,電影院卻一直在大幅虧錢。
數據顯示,2015 年上半年,排名靠前的 500 家影院票房占全國票房的 42.8%,余下近 5000 家影院平均票房收入僅 200 萬元左右。對此,一位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如果一家電影院半年的票房收入是 200 萬元,其凈分賬收入只有 104 萬元,這筆錢很可能都不夠支付場地租金,更不用說水電費、人工成本、設備折舊費等其他成本開支。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