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中國交建(601800)發布2021年年度度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56.39,同比增長9.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93,同比11.03%;基本每股收益1.02元。利潤分配延續穩定分紅政策,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0371元(含稅),現金分紅總額約占歸母凈利潤20%。自2006年上市以來,中國交建累計向公眾股股東分紅金額超過140億元。
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交建新簽合同額為12,679.12億元,同比增長18.85%,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穩發展基本盤,“大交通”傳統優勢業務保持領先
2021年,中國交建在港口建設、道路與橋梁建設方面保持領先地位;在鐵路建設方面持續突破,進一步打響“中交鐵道”品牌名氣。
2021年,中國交建于中國境內港口建設新簽合同額為481.43億元,同比增長26.89%,占基建建設業務的4%。2021年,公司成功簽約廣西省欽州港大欖坪區南作業區集裝箱泊位工程、山東省東營港北防波堤油品化工泊位工程、海南省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工程等項目,進一步強化了公司在傳統水工領域的專業優勢。
在道路與橋梁建設方面,2021年中國交建強調回歸主責主業,不斷鞏固在重點業務、重點區域的優勢地位,重新奪回“公路王”市場地位,連續斬獲張掖至汶川國家高速公路青甘界段、長春經濟圈環線二期、云南G5615天保至猴橋高速EPC等多個優質現匯項目。實現中國境內道路與橋梁建設新簽合同額3,108.77億元,同比增長12.27%,占基建建設業務的28%。
2021年,中交集團于中國境內鐵路建設新簽合同額為250.06億元,同比增長61.80%,占基建建設業務的2%。值得一提的是,中交集團在川藏鐵路市場連續5次中標,總合同額達200億元,成功斬獲國內最長鐵路隧道工程。同時,中國交建成功進入非洲、東南亞等鐵路建設市場。
2021年,中國交建疏浚業務新簽合同額為873.01億元,同比增長48.38%,順利中標唐山曹妃甸港5萬噸級航道、礬石水道、南通港三夾沙巷道等傳統業務重點項目,筑牢了公司疏浚領域的龍頭地位。
抓發展新機遇,“大城市”新興支柱業務增長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步入了能源結構轉型重要窗口期的當下,中國交建緊抓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的時代機遇,積極布局海上風電相關項目,持續打造中國海上風電第一品牌。據了解,公司正聯合上游電力企業、整機廠商等進行資源整合,籌劃打造海上風電平臺公司,主要開展運維與核心裝備投資業務,期望帶動下游的風電安裝與維護運營。
頂承國際形勢壓力,海外業務逆勢上揚
2021年,中國交建實現境外業務逆勢增長。公司中老互利合作旗艦項目中老鐵路圓滿完工,海外首條大直徑水下盾構隧道項目孟加拉卡納普里河河底隧道項目雙線貫通,中國與歐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推進三方合作的最大基建項目克羅地亞佩列沙茨大橋成功合龍。
聚焦科技創新,打造“科技型”世界一流企業
年報顯示,2021年中國交建研發開支為228.21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33%,較去年增加0.12個百分點。其中,自主開發的橋隧OSIS計算分析軟件取得重大突破,解決了核心工程設計軟件“卡脖子”問題;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碼頭TOS系統上線,實現碼頭全生命周期自主規劃、自動運轉和智能管理的一站式服務;3項公路工程行業BIM標準正式頒布施行,填補了行業空白;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國產最大直徑16.07米泥水平衡盾構機“運河號”順利下線,引領中國盾構設備制造不斷邁向新高端。(燕云)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