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海關統計數據平臺更新了進出口數據,經我們查詢與統計發現,5月我國新冠試劑出口貨值為13.94億元,已不足1月高峰時的10%。將時間拉長,這也是2021年以來,新冠試劑單月出口貨值首次跌破20億元。
5月新冠試劑出口不足1月一成
統計顯示,5月新冠試劑(商品編碼:38221900)出口貨值為13.94億元,環比下降60.80%,是今年出口貨值最低的月份,已不足1月高峰時的一成。
按省份來看,5月僅有浙江、廣東、北京、江蘇、福建新冠試劑出口貨值超過1億元,且出口量均出現大幅萎縮,其中浙江、北京、福建當月新冠試劑出口貨值環比下降超過50%。
從出口市場來看,5月國產新冠試劑主要銷往德國、美國、中國香港,這3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量均在1億元以上。與4月相比,美國對國產新冠試劑的進口貨值下降超過20%,德國、中國香港進口貨值均下降超過50%。
“5月海外對新冠試劑的需求極度萎縮,最近海外疫情有抬頭跡象,抗原試劑需求在慢慢增加。”一位IVD頭部企業新冠試劑出口負責人向我們表示,目前放松防疫的一些國家對我國新冠試劑的進口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最近國內的價格戰打到了海外,海外抗原試劑價格在快速下降。
國內需求也在收縮
在出口斷崖式下跌的同時,國內新冠試劑的需求也在收縮。
今年5月,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河南甚至在全國率先宣布于全省范圍實行48小時核酸。但最近以來,這種高頻次、高投入、嚴防死守的檢測模式,出現了一些松動。
據健康時報16日報道,近日,全國多地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取消常態化核酸檢測機制或取消查驗核酸證明。江西、安徽合肥等多地對于低風險地區人員取消查驗核酸證明,低風險地區人員可直接通行。
另據報道,5月底,全國多地的醫保部門收到了國家醫保局抄送的一份函件,明確提出用醫保基金支付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費用不符合現行醫保政策規定,要求相關地區立即整改。
此外,隨著集采的深入,抗原、核酸試劑的中標價持續下行,市場規模持續被壓縮。5月底,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重要手段,各級醫保部門要采取跨省聯盟集中采購、競價掛網、區域價格聯動等措施,持續將檢測產品價格引導至更低區間。
IVD企業布局下一個增長點
隨著國外放松疫情管控,國內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此前強勁的新冠檢測需求快速回落,在量價齊跌之下,IVD行業的洗牌不可避免,新冠試劑企業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里?最近多家企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1年,新冠檢測為東方生物帶來百億元收入,約占全國總出口量的16%。作為新冠試劑出口龍頭之一,東方生物正在加快國際化布局,并推動其“三個平臺”的產業化進程。
東方生物6月1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美國、英國子公司生產布局正有序推進中。2022年,公司將充分利用好新冠檢測試劑帶來的行業影響力,大力拓展國內外戰略合作新客戶,同時,已合作戰略客戶全面延伸到中長期戰略合作,力爭將原有業務即POCT快速診斷平臺、分子診斷平臺、液態生物芯片等“三個平臺”已儲備的數百種產品,全面嫁接到戰略合作伙伴,全面推向國內外市場,盡快投產見效。
新冠疫情也為安旭生物帶來了超高利潤,6月20日,安旭生物在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稱,公司會研發“二合一”或者“三合一”的聯檢試劑,可以同時測多種呼吸道疾病。藥物方面公司在關注新冠的小分子藥物、抗體藥物。如果有好的機會,也會嘗試參與。除此外,公司近期通過自有資金5億元與央企中傳金控合作成立10億元的產業基金,主要投資處于創業期、成長期的醫藥、大健康、生物醫藥等領域企業或項目。
作為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市占率全國第三的企業,明德生物在6月16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未來隨著疫情的結束,公司戰略重心將重新調整至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外的其他業務板塊,將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與此同時,公司利用公共衛生事件的機會積累了大量現金,將積極投入研發并尋求外延式發展的機會,通過投資和收并購等方式進入體外診斷上游原材料、納米孔測序、多組學檢測等尖端技術領域。(知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