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科興制藥(688136.SH)發布公告,其正在研發的長效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產品——聚乙二醇化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這是科興制藥短短1個多月以來第三個申請進入臨床的研發項目,創新突破明顯。
與備受市場關注的抗新冠小分子藥物SHEN26相比,聚乙二醇化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項目的臨床申請同樣有著重要意義,它代表著以重組蛋白藥物領軍企業著稱的科興制藥,將正式踏上重組蛋白藥物長效化道路。
重組蛋白長效化趨勢明顯 PEG和融合蛋白備受矚目
根據公告,聚乙二醇化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為長效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產品,是科興制藥利用聚乙二醇與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G-CSF)偶聯修飾制得,是原研Neulasta?的生物類似藥,其分子結構、制劑處方、規格、適應癥均與原研一致。適用于非骨髓性癌癥患者在接受易引起臨床上顯著的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發生的骨髓抑制性抗癌藥物治療時,降低以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為表現的感染的發生率。
在癌癥治療領域,由于腫瘤放化療后,骨髓抑制是限制化療的瓶頸,若患者一旦出現骨髓抑制,就要對其進行升白(細胞)保護,而在升白保護方面,臨床多采用人粒細胞刺激因子,一般患者需每日注射。而通過利用聚乙二醇與基因重組技術(即PEG)生產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G-CSF)具有長效性,其降低了血漿清除率,延長了半衰期,可縮短患者來院時間,減少給藥次數,降低了化療導致的感染風險,也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用藥的依從性。有數據顯示,僅2020年度,國內升白藥市場規模已超90億,且長短效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都呈增長趨勢。
隨著近幾年長效人粒細胞刺激因子藥物的快速發展,國內外企業爭相布局。其中,PEG技術和融合蛋白最受矚目。科興制藥目前披露的在研項目恰好覆蓋了這兩項長效技術。
其一是此次披露的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項目,用于腫瘤化療導致的中性粒細胞缺乏,根據其2021年年報公告披露信息,該項目聚乙二醇修飾具有高度的位點選擇性、高修飾率、副產物少,產品質量穩定可控,預計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另一個項目為長效生長激素項目,主要用于內源性激素缺乏的矮小癥,采用正是Fc融合蛋白的長效策略,是國際上最新的蛋白質藥物長效策略之一,根據公告信息,該產品具有安全性高、療效穩定的特點,目前已完成分子創制進入工藝開發階段。
長短效協同促進未來前景可期
科興制藥在重組蛋白領域深耕二十多年,其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產品(白特喜)于2001年獲得藥品批準文號,目前臨床應用已超20年,有著廣泛的循證應用,已進入醫保。它是腫瘤放化療后,升白細胞的臨床一線用藥,在2021年,白特喜還被認定為山東知名品牌。
根據米內網統計的數據結果顯示,目前國內短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市場中,公司產品“白特喜”在國內短效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市場占有率從2017年的第十一位,已上升至2021年第七位。
近年來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除被應用于腫瘤免疫治療領域,也應用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中性粒細胞缺乏、輔助生殖等領域。新應用領域的不斷探索,推動適應癥患者人群規模持續增加。因此,白特喜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短效)的臨床應用優勢不容忽視,其用藥方案靈活、適應癥廣、藥物經濟學效益好以及醫保限制少等特點,未來可與長效產品協同發展。
而就市場前景來說,科興制藥近兩年的海外商業化步伐加速,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產品除在國內市場銷售外,也已在海外20多個國家實現銷售。隨著海外新興國家經濟水平的持續發展、醫療設施條件的持續改善、患者治療率的持續提升,加上長效化的研發進展,市場需求空間廣泛,未來產品上市,長短效協同發展,海外市場需求空間預計也會持續擴大。
科興制藥在公告中表示,聚乙二醇化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的研發推進,將有助于科興制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豐富產品管線,提升公司整體研發能力,增強公司長期盈利能力。(齊和寧)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