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依據建筑產業鏈行業節點數字化記錄存證管理系統的可信數據,研究編制了一份《數字化家裝設計選材評價標準》的框架性文件。本文旨在為設計師、裝修公司、材料商及終端消費者提供一個科學、系統、可量化的選材依據,重點關注材料的安全性、健康性、功能性、經濟性及疊加污染效應。
本標準文件首次將疊加污染的預測提升到核心評價維度,并強制要求通過數字化工具進行量化模擬,改變了以往僅憑單一材料檢測報告就判斷環保性的傳統做法,更具科學性和前瞻性。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了從“經驗選材”到“數據選材”的跨越,最終目標是打造“可知、可感、可控”的健康家居環境。
作者:劉思敏:國家建材大數據研究中心
譚志斌·:廣東童安閣空間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毛 文:深圳康晟易設計有限公司
甄進平:北京康居云建科網絡有限公司
沈 劼:北京康居云建科網絡有限公司
《數字化家裝設計選材評價標準》的探索
1. 總則
1.1 目的與意義 為規范家裝設計過程中的材料選擇行為,推動家居環境向更安全、健康、舒適、經濟及環保的方向發展,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強調利用數字化工具,對材料的綜合性能進行量化評估與可視化呈現,實現科學選材、智慧決策,從源頭上預防室內環境污染,保障人居健康。
1.2 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家庭住宅室內裝修設計中所有裝飾裝修材料的選擇、評價與決策過程。可供室內設計師、裝修公司、材料制造商、第三方評估機構及消費者參考使用。
1.3 核心原則 選材應遵循以下五大核心原則:
· 安全性原則 (Safety): 材料應具備可靠的物理安全性能和環保安全性能。
· 健康性原則 (Health): 材料應最大程度降低對室內空氣質量和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
· 功能性原則 (Functionality): 材料應滿足其應用部位的具體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
· 經濟性原則 (Economy): 選材應綜合考慮初始成本、維護成本、使用壽命等全周期成本。
· 預防疊加污染原則 (Pollution Superposition Prevention): 評估單一材料環保性的基礎上,必須預測多種材料在同一空間內共同使用可能產生的污染物疊加效應。
2. 術語與定義
· 數字化選材 (Digital Material Selection): 利用數據庫、BIM軟件、VR/AR、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對材料的屬性、性能、成本及環保數據進行集成、分析與模擬的選材過程。
· 材料健康聲明 (Material Health Declaration): 由材料供應商提供的,關于產品成分及化學物質排放信息的透明化報告(如EPD、HPD、中國綠色建材產品認證等)。
· 疊加污染 (Pollution Superposition): 多種室內裝飾材料釋放的污染物(如甲醛、TVOC)在有限空間內累積,導致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超過限值的現象。
· 全生命周期成本 (Life-Cycle Cost, LCC): 包括材料采購成本、運輸成本、施工成本、維護成本、更換成本及報廢處理成本在內的總成本。
3. 評價指標體系
本標準建立以下五大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每個維度下設具體評分項,建議采用5分制(1-5分)進行量化評分。
評價指標體系表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評價內容與評分標準
|
|
A. 安全性 (30%) |
A1. 防火等級 |
符合國家A級(不燃)、B1級(難燃)標準。A級為5分,B1級為4分,以此類推。 |
|
|
A2. 防滑性能 (地材) |
根據摩擦系數測試結果評級,Dry+R值≥0.6為佳(5分)。 |
|
|
A3. 結構安全與荷載 |
|
|
|
必須符合國家3C認證及安全標準,有一票否決權。
|
|
|
B. 健康性 (30%) |
B1. 甲醛釋放量 |
對標國標E1級(≤0.124mg/m³)、ENF級(≤0.025mg/m³)或更嚴苛標準(如美國NAF級)。ENF/NAF為5分。 |
|
|
B2. TVOC釋放量 |
評估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率及種類,越低越好。 |
|
|
B3. 重金屬與有害物質 |
涂料、木質材料中的鉛、汞、鉻、鎘等含量是否符合限值。
|
|
|
B4. 放射性 |
(石材/瓷磚) 符合國家A類標準(產銷與使用范圍不受限制)。 |
|
|
B5. 抗菌防霉性能 |
對廚衛等空間材料,具備長效抗菌防霉功能為加分項。 |
|
C. 功能性 (20%) |
C1. 耐久性與耐磨性 |
根據使用場景評估抗劃傷、抗磨損、抗褪色能力。 |
|
|
C2. 易清潔維護 |
表面不易附著污漬,或易于清理。 |
|
|
C3. 舒適性 |
觸感(如地板溫潤)、吸音降噪、調濕等功能。
|
|
|
C4. 美學效果 |
顏色、紋理、質感與設計方案的匹配度(可結合數字化渲染預覽)。
|
|
D. 經濟性 (10%) |
D1. 單位采購成本 |
每平方米或每延米的單價。 |
|
|
D2. 安裝與施工成本 |
安裝復雜度對人工費的影響。
|
|
|
D3. 維護與更換成本 |
日常保養頻率、費用及預計使用壽命。
|
|
|
D4. 全生命周期成本(LCC) |
綜合D1-D3,計算年均成本,作為最終經濟性評分依據。 |
|
E. 疊加污染評估 (10%) |
E1. 材料低排放兼容性 |
本材料與其他低排放材料組合使用時,是否能維持低污染水平。
|
|
|
E2. 數字化污染模擬 |
利用BIM或專業軟件,輸入本空間所有材料的環保數據,模擬預測裝修后室內空氣質量(甲醛/TVOC濃度),并根據模擬結果評分。此為核心評價項。
|
4. 數字化評價方法與流程
4.1 建立數字化材料庫
· 構建包含本標準所有評價指標參數的數字化材料數據庫。每個材料都應有對應的“數字身份證”(Digital Twin),包含品牌、型號、技術參數、環保認證、檢測報告、成本、施工指南、360°影像等信息。
4.2 選材與模擬流程
1. 需求輸入: 設計師在數字化設計平臺(如BIM軟件)中完成空間設計。
2. 初選: 根據設計效果和功能需求,從材料庫中初步篩選候選材料。
3. 性能過濾: 設置安全性、健康性的最低閾值(如一票否決項),自動過濾不達標產品。
4. 疊加污染模擬: 將候選材料賦值到數字空間中,啟動室內空氣質量模擬插件,計算所有材料疊加后的污染物濃度峰值和穩定濃度。
5. 綜合評分: 系統根據第3章的指標體系,自動計算每個候選材料的綜合得分,并生成評估報告。
6. 決策與優化: 設計師與業主根據綜合評分、模擬結果和預算,進行最終決策。若模擬超標,可即時更換材料直至模擬結果達標。
4.3 可視化呈現
· 利用VR/AR/MR技術,讓業主沉浸式體驗不同材料的應用效果。
· 將環保模擬結果以色彩云圖(如紅色代表污染濃度超標區,綠色代表安全區)的形式直觀展示在戶型圖上。
5. 責任與實施
· 設計師/裝修公司: 有責任遵循本標準進行選材,并向業主透明化呈現評價報告與模擬結果。
· 材料供應商: 應積極提供真實、完整、經第三方認證的材料數據,以接入數字化材料庫。
· 消費者: 鼓勵在裝修前要求設計方提供基于本標準的選材評價報告和污染模擬預測。
6. 附錄
· Appendix A: 各類材料關鍵環保標準限值對照表(國標、美標、歐標)
· Appendix B: 室內空氣質量模擬軟件推薦與數據輸入格式標準
· Appendix C: 選材評價報告模板(含綜合評分表與疊加污染模擬結果圖)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2025年6月6日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