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行業,在“雙十一”這天瓷磚行業的情況如何呢?小編得到的第一手情報,交易排行前10的分別為東鵬(2.02億)、諾貝爾(1.73億)、金意陶(1.56億)、依諾(1.39億)、東箭完整家居、新中源、箭牌、中盛、萬美、鷹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雙十一東鵬瓷磚勇奪2.02億,穩居雙11行業銷售第一,家裝主材類排名第五。
雙11既是瓷磚電商品牌的營銷狂歡,也是各品牌電商工作的年度大考。
從2009年前后,瓷磚“淘品牌”進駐淘寶,開啟了陶瓷電商的掘金時代,到2016年各大建陶品牌紛紛入駐淘寶、天貓以及京東等網絡銷售平臺,在2014年陶瓷行業電商渠道變革的多場思辨論壇和2015年國家互聯網戰略的催化以及互聯網家裝浪潮的推動下,陶瓷電商已經成為現在建陶行業各個品牌渠道布局或者招商手段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過去的成績單中,傳統的線下品牌開始成為去年雙11銷售排行榜的領軍者。建陶企業逐漸發現,以往把淘寶天貓當作賣貨渠道的B2C思維逐漸寸步難行,行業重提“O2O”,并已經有部分品牌企業從體驗館和線上線下同步策略等方式開始了積極探索。
線上答卷
搶占天貓首頁廣告,特權訂金成O2O引流熱詞
在今年雙11期間,據不完全統計,入駐天貓的瓷磚品牌旗艦店已有三百多家。由于渠道、實體體驗店等競爭因素,傳統線下品牌瓷磚逐漸成為天貓旗艦店和淘寶店鋪的主流力量。
入駐品牌的增多加劇了線上渠道的激烈競爭。
小編觀察到,自10月26日起,東鵬瓷磚“BUY家雙11,東鵬購物狂歡趴”的促銷廣告搶占了天貓首頁最為顯眼的寬屏廣告位置,通過分時間段的滾動播報,吸引了大量的點擊量。意味著雙11逐漸發展成為互聯網+營銷的一種新模式,同時也帶動著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的發展趨勢。今年的雙11活動期間,眾多品牌旗艦店便以“特權訂金”的口號,吹響了O2O線上線下引流的號角。
東鵬雙11期間推出了“BUY家” 系列主題活動,主打O2O“特權定金”活動:線上拍下10元,線下消費可以領取5-11平米不等的瓷磚,實現給線下經銷商客戶引流的目的,線上線下共同發力。
參與“特權定金”O2O活動的瓷磚品牌畢竟為數較少。無論是否參與該項活動,參與今年雙11的陶瓷品牌,送優惠券、送產品大禮包、付訂預售以及多項售后服務等等成為主流,尤其腰線、配件等配套產品和物流及設計等售后服務,成為今年眾多品牌的標配。此外,參與活動的產品不再只是令人詬病的庫存產品,一些品牌企業開始在線上同期推廣最新產品和暢銷品類,比如東鵬原石。
變相的促銷節 VS O2O落地活動
陶瓷廠家在線上熱鬧的宣傳推廣,也帶動了線下實體店的訂單。很多消費者傾向于“線上選擇款式,線下對比實物、價格再下單”,線下實體店仍是雙11期間瓷磚銷售的主流。盡管雙11期間銷售額大部分花落線下,但仍有不少經銷商對雙11活動表示并不感冒。認為現在市場上“無促不銷,促也難銷”,做雙11也只是為了活動而活動,以免落伍、損失客源。
陶城報記者走訪佛山、北京、西安、長沙、錦州等終端賣場發現,對雙11活動不感冒的經銷商多為獨立運營的建材商或者缺乏廠家活動扶持的經銷商。西安博華陶瓷的“雙十一”營銷也只限于門店促銷,陜西新勢力億隆置業有限公司企劃經理張文斌告訴記者:“博華陶瓷廠家在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沒有做相應投放,所以經銷商對雙十一等電商采購節也基本處于觀望態度,此次促銷也是借‘雙十一’作為一個吸引消費者的點而已,與平常的促銷活動并沒有什么不同。”
而對于有廠家扶持的大多數品牌經銷商,線下舉辦的雙11活動就比平時的促銷活動力度大一些。為了真正地擁抱“互聯網+”趨勢,本次雙11活動開始推行線上線下O2O體驗活動。東鵬在2016年全面鋪開O2O戰略。在雙11期間線上線下緊密結合:消費者只要在東鵬天貓旗艦店拍下10元特權金,就能免費領取5-11平米墻磚和8項上門服務大禮包。O2O運作模式概括為“以特權定金作為引導,借助第三方平臺消費者沉淀信息的進行整理分析制定導購方案,線下門店邀約到店進行體驗,電商不再只是單純的銷售渠道,經銷商的角色也正往服務商的角度逐步轉變。
B2C轉向O2O,雙11是考場
瓷磚產品的電商之路要比衛浴產品的電商之路難走很多,總結有以下幾個難點:
第一,雖然瓷磚和衛浴都屬于重物,但衛浴是單件的產品,可以一件件發貨;但瓷磚不是,又不利于運輸和二次搬運,破損率也較高,經營的成本也會增高。
第二,瓷磚的加工問題沒法解決,隨著人們對裝修要求的增高,會對瓷磚進行二次加工和異形處理,僅僅通過線上很難實現消費者的預期;
第三,破損、換貨問題也很棘手,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辦法能解決;
第四,鋪貼過程中只能通過電話等方式進行服務,降低了與客戶之間的粘性。
第五,經營陶瓷電商仍然要面臨人才匱乏、成本壓力等重重困難。
較早進駐淘寶天貓的淘品牌,是基于淘寶等網絡平臺發展起來的品牌,生產模式偏向輕資產、貼牌式,銷售產品以趨向成品化和定制化的背景墻、馬賽克等為主,無線下實體店。用兩個關鍵詞:“純電商模式”、“賣貨思維”。2014年,隨著陶瓷產業產能過剩,越來越多的線下陶瓷品牌將電商渠道視作B2C賣貨新渠道和招徠經銷商的新思路,開始集體涌入電商渠道。但群涌而至的傳統品牌進入電商“圍城”,并沒有得到預期的幸福。競爭激烈、成本居高不下、價格透明、價格戰頻頻、刷單嚴重等等,使得電商并不能成為廠家招商話語中的賣貨渠道。
2015到2016年期間,一些品牌開始逃離電商平臺。馬云有句金句:“今天不做電子商務、明天便無商可務”。陶瓷電商在B2C模式上的困窘,也引起了行業的反思與應對。磚家分析認為,B2C面臨的困境,首先是因為陶瓷產品重品類、重體驗、低頻消費的特性;企業在線上做品牌傳播、需要黏性,消費者需要個性服務、極致和體驗。因此,消費者的體驗感在購買的過程中至關重要;電商就不能再單純的被視作一個銷售渠道;由B2C轉向O2O模式,就顯得勢在必行。
2015年2月,東鵬率先推出宅一起O2O體驗館,并在同年成為天貓家裝瓷磚類目唯一戰略合作伙伴,應邀參加天貓家裝2.0戰略發布會。2015年10月,鷹牌陶瓷首個O2O體驗店(佛山南海萬達廣場店)開業。2015年9月,蒙娜麗莎陶瓷薄板(深圳)超大型 O2O體驗館開業。今年雙11期間,冠珠、新中源、金意陶、依諾等十多家品牌集體參與到天貓線上和線下融合的O2O門店建設中。
2016年的雙11,對于多個陶瓷品牌來說,是對O2O轉型策略的首次大考。但實際的整體效果如何,眾多擁護品牌O2O策略的終端經銷商也表示,要到雙11后期才能看到。諾貝爾錦州經銷商確實發現雙11期間訂單數有所增多。但對于雙11操作更為成熟的衛浴產品而言,部分經銷商并不愿與廠方一起做電商活動。
西安大明宮建材家居城南郊店某潔具店面經理告訴記者,去年與廠方一起做過線上電商活動,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發貨問題,消費者網上下訂到經銷商從廠家拿到名單再到發貨,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其次,貨款問題,經過客戶、天貓平臺、廠家和經銷商的多方流轉,貨款到位“基本都一個月以后了!”;最后,經銷商作為服務商,服務費基本屬于倒貼,“廠家并沒有給經銷商補貼售后服務費,經銷商做服務商基本都是虧損狀態。”
其實,在經銷商看來,網購平臺的出發點是便捷、省時、省力,但是對于建材產品這種廠商分模塊來運營的方式,“反射弧過長”反而會遭到客戶投訴,處理不慎將直接影響品牌門店在市場的形象及口碑。該經理認為,經銷商更愿意通過網絡平臺吸引客戶進店,“線上引流、線下成交的方式或許更適合經銷商。”
雙11天貓1207億元交易額構建無邊界新經濟體和新商業基礎設施
1207億元,2016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的交易額最終定格從超級都市到邊遠鄉村,從中國到世界各地,11月11日這一天,今年全球參與和服務支撐雙11的總人數接近6億,覆蓋235個國家和地區,這場源自阿里巴巴、來自中國的購物節,最終演變成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狂歡。根據阿里巴巴此前公布的財報,在2016財年全年,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商品交易額(GMV)突破3萬億元,達到3.09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已成為全球......

而在家裝主材類排名榜中,前十名分別為大自然(2.72億),友邦集成吊頂、九牧、貝爾、東鵬瓷磚、奧普集成家居、諾貝爾、金意陶、依諾、歐普照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雙十一東鵬瓷磚勇奪2.02億,穩居雙11行業銷售第一,家裝主材類排名第五。
雙11既是瓷磚電商品牌的營銷狂歡,也是各品牌電商工作的年度大考。
從2009年前后,瓷磚“淘品牌”進駐淘寶,開啟了陶瓷電商的掘金時代,到2016年各大建陶品牌紛紛入駐淘寶、天貓以及京東等網絡銷售平臺,在2014年陶瓷行業電商渠道變革的多場思辨論壇和2015年國家互聯網戰略的催化以及互聯網家裝浪潮的推動下,陶瓷電商已經成為現在建陶行業各個品牌渠道布局或者招商手段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過去的成績單中,傳統的線下品牌開始成為去年雙11銷售排行榜的領軍者。建陶企業逐漸發現,以往把淘寶天貓當作賣貨渠道的B2C思維逐漸寸步難行,行業重提“O2O”,并已經有部分品牌企業從體驗館和線上線下同步策略等方式開始了積極探索。
線上答卷
搶占天貓首頁廣告,特權訂金成O2O引流熱詞
在今年雙11期間,據不完全統計,入駐天貓的瓷磚品牌旗艦店已有三百多家。由于渠道、實體體驗店等競爭因素,傳統線下品牌瓷磚逐漸成為天貓旗艦店和淘寶店鋪的主流力量。
入駐品牌的增多加劇了線上渠道的激烈競爭。
小編觀察到,自10月26日起,東鵬瓷磚“BUY家雙11,東鵬購物狂歡趴”的促銷廣告搶占了天貓首頁最為顯眼的寬屏廣告位置,通過分時間段的滾動播報,吸引了大量的點擊量。意味著雙11逐漸發展成為互聯網+營銷的一種新模式,同時也帶動著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的發展趨勢。今年的雙11活動期間,眾多品牌旗艦店便以“特權訂金”的口號,吹響了O2O線上線下引流的號角。
東鵬雙11期間推出了“BUY家” 系列主題活動,主打O2O“特權定金”活動:線上拍下10元,線下消費可以領取5-11平米不等的瓷磚,實現給線下經銷商客戶引流的目的,線上線下共同發力。
參與“特權定金”O2O活動的瓷磚品牌畢竟為數較少。無論是否參與該項活動,參與今年雙11的陶瓷品牌,送優惠券、送產品大禮包、付訂預售以及多項售后服務等等成為主流,尤其腰線、配件等配套產品和物流及設計等售后服務,成為今年眾多品牌的標配。此外,參與活動的產品不再只是令人詬病的庫存產品,一些品牌企業開始在線上同期推廣最新產品和暢銷品類,比如東鵬原石。
變相的促銷節 VS O2O落地活動
陶瓷廠家在線上熱鬧的宣傳推廣,也帶動了線下實體店的訂單。很多消費者傾向于“線上選擇款式,線下對比實物、價格再下單”,線下實體店仍是雙11期間瓷磚銷售的主流。盡管雙11期間銷售額大部分花落線下,但仍有不少經銷商對雙11活動表示并不感冒。認為現在市場上“無促不銷,促也難銷”,做雙11也只是為了活動而活動,以免落伍、損失客源。
陶城報記者走訪佛山、北京、西安、長沙、錦州等終端賣場發現,對雙11活動不感冒的經銷商多為獨立運營的建材商或者缺乏廠家活動扶持的經銷商。西安博華陶瓷的“雙十一”營銷也只限于門店促銷,陜西新勢力億隆置業有限公司企劃經理張文斌告訴記者:“博華陶瓷廠家在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沒有做相應投放,所以經銷商對雙十一等電商采購節也基本處于觀望態度,此次促銷也是借‘雙十一’作為一個吸引消費者的點而已,與平常的促銷活動并沒有什么不同。”
而對于有廠家扶持的大多數品牌經銷商,線下舉辦的雙11活動就比平時的促銷活動力度大一些。為了真正地擁抱“互聯網+”趨勢,本次雙11活動開始推行線上線下O2O體驗活動。東鵬在2016年全面鋪開O2O戰略。在雙11期間線上線下緊密結合:消費者只要在東鵬天貓旗艦店拍下10元特權金,就能免費領取5-11平米墻磚和8項上門服務大禮包。O2O運作模式概括為“以特權定金作為引導,借助第三方平臺消費者沉淀信息的進行整理分析制定導購方案,線下門店邀約到店進行體驗,電商不再只是單純的銷售渠道,經銷商的角色也正往服務商的角度逐步轉變。
B2C轉向O2O,雙11是考場
瓷磚產品的電商之路要比衛浴產品的電商之路難走很多,總結有以下幾個難點:
第一,雖然瓷磚和衛浴都屬于重物,但衛浴是單件的產品,可以一件件發貨;但瓷磚不是,又不利于運輸和二次搬運,破損率也較高,經營的成本也會增高。
第二,瓷磚的加工問題沒法解決,隨著人們對裝修要求的增高,會對瓷磚進行二次加工和異形處理,僅僅通過線上很難實現消費者的預期;
第三,破損、換貨問題也很棘手,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辦法能解決;
第四,鋪貼過程中只能通過電話等方式進行服務,降低了與客戶之間的粘性。
第五,經營陶瓷電商仍然要面臨人才匱乏、成本壓力等重重困難。
較早進駐淘寶天貓的淘品牌,是基于淘寶等網絡平臺發展起來的品牌,生產模式偏向輕資產、貼牌式,銷售產品以趨向成品化和定制化的背景墻、馬賽克等為主,無線下實體店。用兩個關鍵詞:“純電商模式”、“賣貨思維”。2014年,隨著陶瓷產業產能過剩,越來越多的線下陶瓷品牌將電商渠道視作B2C賣貨新渠道和招徠經銷商的新思路,開始集體涌入電商渠道。但群涌而至的傳統品牌進入電商“圍城”,并沒有得到預期的幸福。競爭激烈、成本居高不下、價格透明、價格戰頻頻、刷單嚴重等等,使得電商并不能成為廠家招商話語中的賣貨渠道。
2015到2016年期間,一些品牌開始逃離電商平臺。馬云有句金句:“今天不做電子商務、明天便無商可務”。陶瓷電商在B2C模式上的困窘,也引起了行業的反思與應對。磚家分析認為,B2C面臨的困境,首先是因為陶瓷產品重品類、重體驗、低頻消費的特性;企業在線上做品牌傳播、需要黏性,消費者需要個性服務、極致和體驗。因此,消費者的體驗感在購買的過程中至關重要;電商就不能再單純的被視作一個銷售渠道;由B2C轉向O2O模式,就顯得勢在必行。
2015年2月,東鵬率先推出宅一起O2O體驗館,并在同年成為天貓家裝瓷磚類目唯一戰略合作伙伴,應邀參加天貓家裝2.0戰略發布會。2015年10月,鷹牌陶瓷首個O2O體驗店(佛山南海萬達廣場店)開業。2015年9月,蒙娜麗莎陶瓷薄板(深圳)超大型 O2O體驗館開業。今年雙11期間,冠珠、新中源、金意陶、依諾等十多家品牌集體參與到天貓線上和線下融合的O2O門店建設中。
2016年的雙11,對于多個陶瓷品牌來說,是對O2O轉型策略的首次大考。但實際的整體效果如何,眾多擁護品牌O2O策略的終端經銷商也表示,要到雙11后期才能看到。諾貝爾錦州經銷商確實發現雙11期間訂單數有所增多。但對于雙11操作更為成熟的衛浴產品而言,部分經銷商并不愿與廠方一起做電商活動。
西安大明宮建材家居城南郊店某潔具店面經理告訴記者,去年與廠方一起做過線上電商活動,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發貨問題,消費者網上下訂到經銷商從廠家拿到名單再到發貨,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其次,貨款問題,經過客戶、天貓平臺、廠家和經銷商的多方流轉,貨款到位“基本都一個月以后了!”;最后,經銷商作為服務商,服務費基本屬于倒貼,“廠家并沒有給經銷商補貼售后服務費,經銷商做服務商基本都是虧損狀態。”
其實,在經銷商看來,網購平臺的出發點是便捷、省時、省力,但是對于建材產品這種廠商分模塊來運營的方式,“反射弧過長”反而會遭到客戶投訴,處理不慎將直接影響品牌門店在市場的形象及口碑。該經理認為,經銷商更愿意通過網絡平臺吸引客戶進店,“線上引流、線下成交的方式或許更適合經銷商。”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