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裝修原材料價格普漲,連找個干活的師傅都難
隨著氣溫的升高,年前因為天氣寒冷而“偃旗息鼓”的家裝市場這時候也開始“重振旗鼓”。記者走訪發現,年后裝修價格大幅攀升,不少正準備裝修的業主表示,已經發現了漲價的勢頭。
“自從去年十月份拿了鑰匙以后,我就開始琢磨裝修的事,可考慮到天氣寒冷不宜裝修,所以當時在做預算的時候盡管裝修公司告訴我們年后會漲價,但我們還是放棄了‘施工’, 選擇年后‘動工’,可沒想到,節前節后兩個月之差,就要多出兩萬元的預算。”15日,在市中區美星花園準備裝修的市民呂先生有些懊悔,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年前、年后對房屋裝修做預算的賬簿,“改水電的價格年前、年后相差了500元,瓷磚的價格由年前的三萬五千元左右變成了四萬元左右,處理墻面的價格由八千元左右變成了一萬元左右,木工的價格則從一萬五千元左右變成了兩萬元左右,再加上木門、吊頂、廚衛用品等,同等面積的房屋竟要多花出兩萬多元,一些家具、家電還不包括在內。”
“上周末,原本看上的裝修公司通知我說,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年后裝修的費用也要漲了,整套房計算下來,要多出一萬多元,如果我覺得價格不合適,可以重新選擇套餐,突如其來的漲價‘消息’打了我個措手不及,沒有辦法原本想交給裝修公司做的工程,年后我只能自己跑建材市場,自己找工人來做。”同樣,遭受裝修價格上漲困擾的市民袁女士也不得不改變了自己的裝修方案,“原材料價格漲上去不說,連找個干活的師傅都難。”過了正月十五以后,建材裝飾市場日漸火爆起來,與此同時,記者在走訪時,聽得最多的就一個字:漲。

“水泥年前就開始大漲,年后也沒停下,不銹鋼制品年前漲幅不大,但年后卻上漲了近30%,一些廚房、衛生間的小掛件每個漲了5塊錢,馬桶一個漲了30元,浴室柜每個漲了20元,這都是小數不算,瓷磚普遍上漲了20%,燈飾也在漲,鋁制品更是一天一個價,直接造成集成吊頂的價格上了‘一層樓’,就連硬紙箱等外包裝都漲起來了,你算算漲了多少?仔細想想都說不出來還有什么沒漲價的,這還沒有算人工成本。”提起家裝原材料漲價,干了三年家裝工程的老宋如數家珍。他說,春節過后,各類家裝建材上所用的原材料基本上是一天一個價兒,都在噌噌往上漲,“年前五六萬元還可以進行整屋裝修的價格,如今沒有八萬塊錢根本拿不下來。雖說各種建材都在漲價,但市場熱度不降反升。”
“不是單純得哪一樣在漲,而是整個建材市場都在漲,小到家具配件、各類五金,大到瓷磚、水泥、不銹鋼、家裝木板、墻漆、壁紙全面上漲。好在不少客戶在年前發現了漲價的苗頭后,便果斷地提前‘出手’錯開了漲價潮。”在家裝行業摸爬滾打了五年多的老楊說。隨后,記者走訪了市中區建華路附近的多家裝飾材料公司了解到,迫于各種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家裝工程漲價的幅度較大,目前已經有裝飾公司率先提價,也有公司在消化庫存,最晚可能在3月初就會全線漲價。
“春節前的臘月二十,我就接到了廠家通知,說一個馬桶上漲20元,臘月二十六廠家銷售人員再次通知她說再上漲20元。原本以為只有原材料價格漲了,誰知,年后頭一次發貨,物流每件多要了5塊錢運費,像咱這樣一小件貨就漲了5元,那些‘大家伙’自然也少不了。”在市中區南馬路附近一家做廚房、衛浴裝修的劉女士稱,“在原材料價格上漲、運輸成本增加的壓力下,我們不得不提高售價,以獲取與去年相同的利潤,可以預見的是今年不少建材零售商家將會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越急著干活,越沒貨,不是缺這,就是缺那,催了幾遍都無濟于事。”在興安街一家壁紙店鋪,工作人員焦急地打著電話。該工作人員表示,春節剛過,南方一些建材加工廠因年后缺乏員工,沒有完全恢復生產,使得人工成本增加,家裝行業也迎來了“復工”旺季,“青黃不接”使得部分建材價格看漲,與此同時,不少廠家還“趁火打劫”提高價格,這也不是個別現象。
隨著氣溫的升高,年前因為天氣寒冷而“偃旗息鼓”的家裝市場這時候也開始“重振旗鼓”。記者走訪發現,年后裝修價格大幅攀升,不少正準備裝修的業主表示,已經發現了漲價的勢頭。
產品造價攀升,裝修成本上漲,2017年家裝行業價格整體上漲已成定局
去年底,有關各大建材生產商價格上調的消息傳遍業內,由于上游供應鏈成本的上漲,各品牌渠道、經銷商將在2017年調整其產品價格;不少業內人士也分析多重因素,表示家裝行業價格整體上漲已成2017年定局。2017年1月BHI大幅低開,創歷年新低近日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顯示,1月BHI為71.35,環比下降24.82點,同比下降7.17點。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1月銷售額為482.6億元,環比下降50.70%,同比下降......“自從去年十月份拿了鑰匙以后,我就開始琢磨裝修的事,可考慮到天氣寒冷不宜裝修,所以當時在做預算的時候盡管裝修公司告訴我們年后會漲價,但我們還是放棄了‘施工’, 選擇年后‘動工’,可沒想到,節前節后兩個月之差,就要多出兩萬元的預算。”15日,在市中區美星花園準備裝修的市民呂先生有些懊悔,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年前、年后對房屋裝修做預算的賬簿,“改水電的價格年前、年后相差了500元,瓷磚的價格由年前的三萬五千元左右變成了四萬元左右,處理墻面的價格由八千元左右變成了一萬元左右,木工的價格則從一萬五千元左右變成了兩萬元左右,再加上木門、吊頂、廚衛用品等,同等面積的房屋竟要多花出兩萬多元,一些家具、家電還不包括在內。”
“上周末,原本看上的裝修公司通知我說,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年后裝修的費用也要漲了,整套房計算下來,要多出一萬多元,如果我覺得價格不合適,可以重新選擇套餐,突如其來的漲價‘消息’打了我個措手不及,沒有辦法原本想交給裝修公司做的工程,年后我只能自己跑建材市場,自己找工人來做。”同樣,遭受裝修價格上漲困擾的市民袁女士也不得不改變了自己的裝修方案,“原材料價格漲上去不說,連找個干活的師傅都難。”過了正月十五以后,建材裝飾市場日漸火爆起來,與此同時,記者在走訪時,聽得最多的就一個字:漲。

“水泥年前就開始大漲,年后也沒停下,不銹鋼制品年前漲幅不大,但年后卻上漲了近30%,一些廚房、衛生間的小掛件每個漲了5塊錢,馬桶一個漲了30元,浴室柜每個漲了20元,這都是小數不算,瓷磚普遍上漲了20%,燈飾也在漲,鋁制品更是一天一個價,直接造成集成吊頂的價格上了‘一層樓’,就連硬紙箱等外包裝都漲起來了,你算算漲了多少?仔細想想都說不出來還有什么沒漲價的,這還沒有算人工成本。”提起家裝原材料漲價,干了三年家裝工程的老宋如數家珍。他說,春節過后,各類家裝建材上所用的原材料基本上是一天一個價兒,都在噌噌往上漲,“年前五六萬元還可以進行整屋裝修的價格,如今沒有八萬塊錢根本拿不下來。雖說各種建材都在漲價,但市場熱度不降反升。”
“不是單純得哪一樣在漲,而是整個建材市場都在漲,小到家具配件、各類五金,大到瓷磚、水泥、不銹鋼、家裝木板、墻漆、壁紙全面上漲。好在不少客戶在年前發現了漲價的苗頭后,便果斷地提前‘出手’錯開了漲價潮。”在家裝行業摸爬滾打了五年多的老楊說。隨后,記者走訪了市中區建華路附近的多家裝飾材料公司了解到,迫于各種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家裝工程漲價的幅度較大,目前已經有裝飾公司率先提價,也有公司在消化庫存,最晚可能在3月初就會全線漲價。
“春節前的臘月二十,我就接到了廠家通知,說一個馬桶上漲20元,臘月二十六廠家銷售人員再次通知她說再上漲20元。原本以為只有原材料價格漲了,誰知,年后頭一次發貨,物流每件多要了5塊錢運費,像咱這樣一小件貨就漲了5元,那些‘大家伙’自然也少不了。”在市中區南馬路附近一家做廚房、衛浴裝修的劉女士稱,“在原材料價格上漲、運輸成本增加的壓力下,我們不得不提高售價,以獲取與去年相同的利潤,可以預見的是今年不少建材零售商家將會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價格不斷上漲下的家居建材行業2017年到底該何去何從?
2016年供給側改革、產業升級等行業熱詞的花樣翻新,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方向指引,還有不斷的源材料價格上漲,家居建材行業2017年到底該何去何從?第一、房地產去庫存導致家居建材業市場繼續疲軟,次新房和二次裝修快速增長,市場總體平穩;受房地產經濟的影響,以及中國經濟發展結構的影響,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已經呈現極具飽和的狀態,去庫存將成為2017年房地產行業的主題詞。其實在這個房地產供大于求的......“越急著干活,越沒貨,不是缺這,就是缺那,催了幾遍都無濟于事。”在興安街一家壁紙店鋪,工作人員焦急地打著電話。該工作人員表示,春節剛過,南方一些建材加工廠因年后缺乏員工,沒有完全恢復生產,使得人工成本增加,家裝行業也迎來了“復工”旺季,“青黃不接”使得部分建材價格看漲,與此同時,不少廠家還“趁火打劫”提高價格,這也不是個別現象。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