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用膨脹的購物欲代替了理性消費
用滿屏的訂閱號代替了厚重的書籍
用一個又一個社交軟件代替直接面談
用繁雜代替簡單之時
覺醒者卻眷戀起極簡主義之韻
100年
極簡主義將如何被現代生活詮釋演繹
將在6月16日
被娓娓道來
……
用滿屏的訂閱號代替了厚重的書籍
用一個又一個社交軟件代替直接面談
用繁雜代替簡單之時
覺醒者卻眷戀起極簡主義之韻
100年
極簡主義將如何被現代生活詮釋演繹
將在6月16日
被娓娓道來
……
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徒增,以至于生活中與人的關系,與物的關系都猶如一團亂麻。社會的發展似乎一直在給人的生活做加法,我們為自己的生活堆積了越來越多的物品,也為自己的人生囤積了越來越多的麻煩。時間往前100年,風格派倡導簡化物象,重視藝術元素,這成為了極簡主義流派的源頭。100年后的今天,我們也要逆潮而行,讓 “極簡主義”走進我們繁忙而復雜的現代人生活。

物質極簡,寧靜致遠
極簡主義主張放下不必要的事情,放棄不能帶來效用的物品,讓生活回歸空白,聆聽心底真正的聲音。越簡潔,愈奢華,把極簡主義這種減法美學融入現代生活,

時尚就是一種輪回,近年在極簡主義的理念影響下產生的“膠囊衣柜”(capsule wardrobe)概念,就是通過精簡衣櫥,將其中的單品縮減到小于40件,運用不同的搭配來滿足自己穿著的需求。膠囊衣柜不僅可以幫助你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色系和風格,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衣物需求和過度的購物浪費,節省時間精力,過適合自己的輕簡生活。

精簡生活,從容有度
既然是要把生活做減法,那么物品、情感也需要整理。前兩年,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斷舍離”人生整理觀念持續走紅網絡。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棄多余的廢物 ,脫離對物品的執著,通過整理物品來整理心中的欲念執拗。放下生活里不必要的我執,舍棄人生必須色彩豐富的欲念,擁抱無限幸福可能的簡單人生。

德國女建筑師伊娃•瑪利亞•斯特德爾曾評價極簡主義:“這種極度削減的方式,使人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房間里那些為數不多的物件上。這種環境令人心緒平靜,也使你的感官更敏銳。”誠然,減少物品只是手段,減少這些生活中無益的事情,從而騰出時間精力來留給更有益的事情,才是極簡主義的核心。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