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貨幣崩盤,土耳其里拉暴跌,貨幣危機演變成經濟危機
土耳其羊毛聞名世界,但土耳其貨幣里拉暴跌,不僅導致本國人資產大幅縮水,自己還可能被薅了羊毛。現在的土耳其,成了旅游愛好者和奢侈品“倒爺”的天堂。近日,土耳其里拉匯率連日暴跌。8月10日,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匯率單日最大跌幅達到了22.6%,8月13日最大跌幅超過了9%,一度破7,創歷史新低。今年以來,里拉已經貶值超過了40%,近8000萬土耳其人“一夜暴窮”。
當你還在看熱鬧時,“羊毛黨”從中發現了巨大的“商機”。今天,網傳有用戶在國內某旅游網站上使用土耳其里拉支付購買了某航空公司機票,再從該航空公司的微信渠道退票,從匯率差中套利。100萬元人民幣購票款,可以退出117萬元人民幣。
隨后,有多家媒體報道,該旅游網站已經關閉了里拉支付。對此,記者咨詢了該旅游網站客服。客服表示,現在系統“正在維護中”,的確已經關閉了土耳其里拉的支付通道。以前是可以使用里拉直接支付的,但8月12日接到了通知,暫時關閉里拉支付通道。另一方面,該航空公司客服人員表示,如果要用外幣支付,只能通過該公司當地網站,在境內購買機票都只能用人民幣支付。若要退票,則是用什么幣種購買機票,就退回什么幣種,不能直接退人民幣。對于是否是人為利用該漏洞進行大規模匯率差套利,上述旅游網站回應稱,需要核實情況。
因為金融和商品貿易全球化,當一國貨幣發生大幅貶值時,商品價格的調整往往滯后于匯率變化,套利空間就出現了。以里拉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看,7月初,人民幣對里拉的匯率在1:0.70左右,但現在,這一匯率變成了1:1左右。也就是說,一個月多之前,10000元人民幣可以兌換7000里拉,而現在可以兌換10000里拉,差價達到了3000里拉。
當然,在大幅貶值的時候,你不可能選擇持有里拉。但如果選擇去土耳其用里拉買奢侈品包包、iPhone這些全球普遍流通的商品,再帶回國賣出,換成人民幣,中間的差價,就是你的了。而且,土耳其本身也是旅游國家,近年來深受中國游客的追捧。據統計,2017年中國去往土耳其的游客人數是24.7萬人次,同比增長了47.57%。2018年又是“土耳其旅游年”,前五個月,訪問土耳其的中國游客已經達到了15.9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6.1%。如果你的親朋好友剛好在土耳其,一定要讓他們帶點東西回來。
土耳其里拉暴跌首先導致通貨膨脹,高通貨膨脹給匯率帶來壓力,導致投資放緩;匯率下跌又助長了通貨膨脹。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其中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特別明顯,這又導致居民消費支出減少。土耳其近年來的高增長率是建立在消費者友好的基礎上,沒有消費也就無法拉動經濟增長。土耳其早在今年7月已達到2003年以來的最高通脹率,如今紀錄再次被刷新,加上大規模的匯率損失,本國經濟面臨加速的螺旋式下滑。貨幣危機目前已導致多家土耳其公司資產負債混亂,甚至信用評級被降級。丹麥銀行的經濟學家威德米爾·米克拉舍夫斯基(Wladimir Miklaschewski)指出,“如果無法走出里拉危機,多家土耳其公司將重組,這意味著公司背上償還債務的成本巨大”。
此外,土耳其銀行業也受到影響,自今年年初以來,土耳其銀行股價已下跌約33%。高盛分析師稱,里拉貶值將影響土耳其銀行的資本緩沖。為向市場釋放穩定信號,土耳其財政部發表聲明,稱本國銀行業擁有強大的資本結構,資產負債仍受到保護,僅3%的貸款存在風險。但不可否認,來自外部的壓力仍在不斷上升。土耳其本身就依賴外國資本的不斷涌入來為其進口提供資金,德國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 Bank)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滕·海森(Carsten Hesse)警告說,“土耳其現在遇到大麻煩,在信貸驅動的繁榮之后出現的通貨膨脹上升和貨幣大幅下跌表明,該國正面臨破產危險”。Cartica對沖基金總裁卡特林·金戈德(Katalin Gingold)也在《金融時報》上指出,“土耳其銀行系統仍存在諸多隱藏問題”。對土耳其政府債券的貸款違約保險溢價最近已攀升至多年來的最高點,資本的持續流動和土耳其里拉匯率暴跌給土耳其銀行業帶來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果然,最近在土耳其大城市的奢侈品店,就擠滿了前來搶購的游客。據彭博社報道,在伊斯坦布爾的LV、香奈兒、愛馬仕等商店門前,游客排起了長隊。想要進店,你得排上半個小時的隊。不過,等待是值得的,一款18500里拉的香奈兒皮包,換算成美元相當于2877美金,而在歐洲,同款包包的價格是3700美元。
如果商家能夠根據匯率的變化,及時上調商品價格,這樣的套利空間也不會存在。但是,“船大難掉頭”,越是蘋果公司、奢侈品公司這樣的全球化大企業,他們調價就越慢。對于那些賣土特產的小商販,說調價就調價了。所以,每次有匯率大幅波動,受傷的總是大企業。
比如,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歐元對美元匯率累計下跌超過了20%左右。作為最大的奢侈品買家,正是在2014年,中國消費者在本土的消費額明顯下滑,但在境外的消費卻大幅增長。這組數據也佐證,當時應該有不少人從歐洲的渠道買包包。但直到2015年4月,巴寶莉,寶格麗,Gucci們才集體在歐洲漲價,部分還選擇在中國降價。萬萬沒想到,到了2015年,人民幣卻貶值,歐元反而企穩,這些奢侈品公司被自己的“神操作”坑慘了。
2016年的英鎊,也是個例子。從2016年6月“脫歐公投”到當年年底,英鎊對美元貶值了15%左右。英國的很多超市反應迅速,食品衣服很快就漲價了,但奢侈品企業依然慢半拍。于是,英國突然成為了奢侈品最便宜的地方,引來全球游客瘋搶。可能是汲取了2014年歐元貶值的教訓,沒過多久,2016年10月,英國的奢侈品就開始集體漲價。到了2017年1月,蘋果公司也提高了英國AppStore的價格,幅度超過了20%。
里拉一天10%、20%的貶值,恐慌情緒也蔓延到了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和歐洲。面對危機,土耳其方面可不敢像那些奢侈品企業一樣“反射弧超長”。8月13日,土耳其央行就發布聲明稱,為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如有需要,將為銀行提供所需的流動性,里拉存款準備金將下調250個基點,適用于各期限債券。土耳其央行還將恢復外匯存款市場的中介功能,外匯負債的最高平均維護措施已提高至8%。在新的外匯存款機制下,除了美元以外,歐元可以用作維護里拉儲備。土耳其央行將提供數十億里拉、60億美元和30億美元等值黃金資產給金融系統。
聲明還稱,土耳其央行將密切關注市場的深度和價格水平,并在必要時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穩定外匯市場的聲明發布后,土耳其里拉匯率持續反彈,跌幅從最大的10%縮小到1%。但沒有穩住,截至北京時間19:50,美元對里拉匯率再次“破7”。
英國《金融時報》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周日在一場演講中表示,“我要求工業企業家不要搶購外匯。這也是工業企業家的責任,否則,我們將啟動B計劃和C計劃。”埃爾多安還表示,永遠不會屈服于利率,并且還排除了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達成協議。
里拉的暴跌,源于7月底以來,土耳其和美國關系的惡化。8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鑒于土耳其貨幣里拉對美元匯率快速走低,他已下令將土耳其鋼鐵和鋁產品進口關稅提高一倍,即分別征收50%和20%的關稅。特朗普強調,美國和土耳其當前關系“并不好”。另一方面,此前國際市場對土耳其償還外債的能力感到擔憂,里拉已經瘋狂貶值。
里拉的崩潰或危及世界經濟
土耳其貨幣危機帶來的嚴重后果不僅是對土耳其國內而言,還將蔓延到其他國家。首先里拉崩潰導致歐元貶值,人們紛紛猜測歐洲銀行是否陷入土耳其漩渦。歐元區的金融監管對那些為土耳其提供貸款的大型銀行表示擔憂,因為里拉崩盤還將影響到在土耳其進行大量投資的歐洲銀行業務,土耳其可能在里拉疲軟面前失去償還能力,拖欠外幣貸款。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近發表的聲明,貸款給土耳其的海外銀行機構中西班牙各大銀行承擔最高風險,提供約830億美元貸款,而法國和意大利也分別提供了380億美元和170億美元貸款。歐洲銀行上周五開盤呈低迷走勢,歐洲斯托克銀行指數(Euro Stoxx Bank Index)早盤下跌0.5%,截至上周五下午,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和意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股票下跌5%,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股票下跌超過4%。
歐央行目前尚未將該情況定義為“危急情況”,里拉危機也尚未對歐洲銀行業構成系統性威脅。例如,德國商業銀行在其中期報告中稱,雖然與土耳其相關的信貸或貿易風險達25億歐元,但其中主要是短期的和有擔保的交易業務;德意志銀行在其年度報告中甚至沒有將土耳其列為風險國家。銀行業界人士稱“風險可控”。但不可排除如果土耳其違約,個別信貸機構有可能陷入困境。此外,土耳其貨幣危機持續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蔓延到其他新興經濟體。上周五,俄羅斯的盧布和南非的蘭特也在貶值。這屬于經濟連鎖效應。
土耳其如何擺脫貨幣危機
為穩定里拉匯率,土耳其央行今年已多次加息,但不見成效,原因在于土耳其在金融市場上已失去信譽。2017年憲法公投后,埃爾多安加強了對土耳其央行的控制權,使國際投資者對土耳其央行的獨立性抱有巨大懷疑。德國經濟研究所(DIW)宏觀經濟主管亞歷山大·克里沃茲基(Alexander Kriwoluzky)表示,“一國央行最重要的是信譽,而只有當該國央行獨立于其政府時,它才具有可信度”。
埃爾多安被認為是導致里拉貨幣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外交政策不利于穩定里拉。從代解危機的角度考慮,埃爾多安首先應考慮批準釋放美國牧師,避免讓土美外交矛盾演變成公共沖突;此外,還或應轉變其“利率反對者”的理念,認同通過持續加息阻止通貨膨脹。當前埃爾多安堅持降低利率,通過廉價貸款推動經濟增長,認為較高的利率將放緩經濟增長。正如康斯坦茨應用科學大學國際商務關系教授埃達爾·耶爾欽(Erdal Yalcin)所言,要在土耳其建立可持續和可預測的貨幣政策,“國家領導人必須做出選擇:更高的利率和可控的經濟衰退,或繼續持低的利率和不受控制的崩潰”。
其次,土耳其中央銀行應盡快承諾提高利率,保持央行獨立性,重獲國際投資者的信任。第三,土耳其財政部長貝拉特·阿爾貝拉克(Berat Albayrak)應提出具體的改革建議,減少增長對于消費和基礎設施支出的依賴。第四,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提供貸款幫助。但這種救援計劃總帶有附加條件,為此土耳其政府或不得不實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的經濟改革。
土耳其羊毛聞名世界,但土耳其貨幣里拉暴跌,不僅導致本國人資產大幅縮水,自己還可能被薅了羊毛。現在的土耳其,成了旅游愛好者和奢侈品“倒爺”的天堂。近日,土耳其里拉匯率連日暴跌。8月10日,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匯率單日最大跌幅達到了22.6%,8月13日最大跌幅超過了9%,一度破7,創歷史新低。今年以來,里拉已經貶值超過了40%,近8000萬土耳其人“一夜暴窮”。
中美貿易戰再升級:“對華2000億美元清單”征稅率擬提至25%
中美貿易戰再升級:對華2000億美元清單征稅率擬提至25%8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正式聲明:根據特朗普總統的要求,考慮將對華301措施中2000億美元產品清單的征稅率從10%增加至25%。海關編碼6907的中國輸美瓷磚也包含在價值2000億美元清單。有業內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提議將對華301措施中2000億美元產品清單的征稅...當你還在看熱鬧時,“羊毛黨”從中發現了巨大的“商機”。今天,網傳有用戶在國內某旅游網站上使用土耳其里拉支付購買了某航空公司機票,再從該航空公司的微信渠道退票,從匯率差中套利。100萬元人民幣購票款,可以退出117萬元人民幣。

隨后,有多家媒體報道,該旅游網站已經關閉了里拉支付。對此,記者咨詢了該旅游網站客服。客服表示,現在系統“正在維護中”,的確已經關閉了土耳其里拉的支付通道。以前是可以使用里拉直接支付的,但8月12日接到了通知,暫時關閉里拉支付通道。另一方面,該航空公司客服人員表示,如果要用外幣支付,只能通過該公司當地網站,在境內購買機票都只能用人民幣支付。若要退票,則是用什么幣種購買機票,就退回什么幣種,不能直接退人民幣。對于是否是人為利用該漏洞進行大規模匯率差套利,上述旅游網站回應稱,需要核實情況。
因為金融和商品貿易全球化,當一國貨幣發生大幅貶值時,商品價格的調整往往滯后于匯率變化,套利空間就出現了。以里拉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看,7月初,人民幣對里拉的匯率在1:0.70左右,但現在,這一匯率變成了1:1左右。也就是說,一個月多之前,10000元人民幣可以兌換7000里拉,而現在可以兌換10000里拉,差價達到了3000里拉。
當然,在大幅貶值的時候,你不可能選擇持有里拉。但如果選擇去土耳其用里拉買奢侈品包包、iPhone這些全球普遍流通的商品,再帶回國賣出,換成人民幣,中間的差價,就是你的了。而且,土耳其本身也是旅游國家,近年來深受中國游客的追捧。據統計,2017年中國去往土耳其的游客人數是24.7萬人次,同比增長了47.57%。2018年又是“土耳其旅游年”,前五個月,訪問土耳其的中國游客已經達到了15.9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6.1%。如果你的親朋好友剛好在土耳其,一定要讓他們帶點東西回來。
土耳其里拉暴跌首先導致通貨膨脹,高通貨膨脹給匯率帶來壓力,導致投資放緩;匯率下跌又助長了通貨膨脹。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其中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特別明顯,這又導致居民消費支出減少。土耳其近年來的高增長率是建立在消費者友好的基礎上,沒有消費也就無法拉動經濟增長。土耳其早在今年7月已達到2003年以來的最高通脹率,如今紀錄再次被刷新,加上大規模的匯率損失,本國經濟面臨加速的螺旋式下滑。貨幣危機目前已導致多家土耳其公司資產負債混亂,甚至信用評級被降級。丹麥銀行的經濟學家威德米爾·米克拉舍夫斯基(Wladimir Miklaschewski)指出,“如果無法走出里拉危機,多家土耳其公司將重組,這意味著公司背上償還債務的成本巨大”。
此外,土耳其銀行業也受到影響,自今年年初以來,土耳其銀行股價已下跌約33%。高盛分析師稱,里拉貶值將影響土耳其銀行的資本緩沖。為向市場釋放穩定信號,土耳其財政部發表聲明,稱本國銀行業擁有強大的資本結構,資產負債仍受到保護,僅3%的貸款存在風險。但不可否認,來自外部的壓力仍在不斷上升。土耳其本身就依賴外國資本的不斷涌入來為其進口提供資金,德國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 Bank)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滕·海森(Carsten Hesse)警告說,“土耳其現在遇到大麻煩,在信貸驅動的繁榮之后出現的通貨膨脹上升和貨幣大幅下跌表明,該國正面臨破產危險”。Cartica對沖基金總裁卡特林·金戈德(Katalin Gingold)也在《金融時報》上指出,“土耳其銀行系統仍存在諸多隱藏問題”。對土耳其政府債券的貸款違約保險溢價最近已攀升至多年來的最高點,資本的持續流動和土耳其里拉匯率暴跌給土耳其銀行業帶來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果然,最近在土耳其大城市的奢侈品店,就擠滿了前來搶購的游客。據彭博社報道,在伊斯坦布爾的LV、香奈兒、愛馬仕等商店門前,游客排起了長隊。想要進店,你得排上半個小時的隊。不過,等待是值得的,一款18500里拉的香奈兒皮包,換算成美元相當于2877美金,而在歐洲,同款包包的價格是3700美元。
如果商家能夠根據匯率的變化,及時上調商品價格,這樣的套利空間也不會存在。但是,“船大難掉頭”,越是蘋果公司、奢侈品公司這樣的全球化大企業,他們調價就越慢。對于那些賣土特產的小商販,說調價就調價了。所以,每次有匯率大幅波動,受傷的總是大企業。
比如,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歐元對美元匯率累計下跌超過了20%左右。作為最大的奢侈品買家,正是在2014年,中國消費者在本土的消費額明顯下滑,但在境外的消費卻大幅增長。這組數據也佐證,當時應該有不少人從歐洲的渠道買包包。但直到2015年4月,巴寶莉,寶格麗,Gucci們才集體在歐洲漲價,部分還選擇在中國降價。萬萬沒想到,到了2015年,人民幣卻貶值,歐元反而企穩,這些奢侈品公司被自己的“神操作”坑慘了。
2016年的英鎊,也是個例子。從2016年6月“脫歐公投”到當年年底,英鎊對美元貶值了15%左右。英國的很多超市反應迅速,食品衣服很快就漲價了,但奢侈品企業依然慢半拍。于是,英國突然成為了奢侈品最便宜的地方,引來全球游客瘋搶。可能是汲取了2014年歐元貶值的教訓,沒過多久,2016年10月,英國的奢侈品就開始集體漲價。到了2017年1月,蘋果公司也提高了英國AppStore的價格,幅度超過了20%。
里拉一天10%、20%的貶值,恐慌情緒也蔓延到了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和歐洲。面對危機,土耳其方面可不敢像那些奢侈品企業一樣“反射弧超長”。8月13日,土耳其央行就發布聲明稱,為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如有需要,將為銀行提供所需的流動性,里拉存款準備金將下調250個基點,適用于各期限債券。土耳其央行還將恢復外匯存款市場的中介功能,外匯負債的最高平均維護措施已提高至8%。在新的外匯存款機制下,除了美元以外,歐元可以用作維護里拉儲備。土耳其央行將提供數十億里拉、60億美元和30億美元等值黃金資產給金融系統。
聲明還稱,土耳其央行將密切關注市場的深度和價格水平,并在必要時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穩定外匯市場的聲明發布后,土耳其里拉匯率持續反彈,跌幅從最大的10%縮小到1%。但沒有穩住,截至北京時間19:50,美元對里拉匯率再次“破7”。
英國《金融時報》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周日在一場演講中表示,“我要求工業企業家不要搶購外匯。這也是工業企業家的責任,否則,我們將啟動B計劃和C計劃。”埃爾多安還表示,永遠不會屈服于利率,并且還排除了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達成協議。
里拉的暴跌,源于7月底以來,土耳其和美國關系的惡化。8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鑒于土耳其貨幣里拉對美元匯率快速走低,他已下令將土耳其鋼鐵和鋁產品進口關稅提高一倍,即分別征收50%和20%的關稅。特朗普強調,美國和土耳其當前關系“并不好”。另一方面,此前國際市場對土耳其償還外債的能力感到擔憂,里拉已經瘋狂貶值。

里拉的崩潰或危及世界經濟
土耳其貨幣危機帶來的嚴重后果不僅是對土耳其國內而言,還將蔓延到其他國家。首先里拉崩潰導致歐元貶值,人們紛紛猜測歐洲銀行是否陷入土耳其漩渦。歐元區的金融監管對那些為土耳其提供貸款的大型銀行表示擔憂,因為里拉崩盤還將影響到在土耳其進行大量投資的歐洲銀行業務,土耳其可能在里拉疲軟面前失去償還能力,拖欠外幣貸款。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近發表的聲明,貸款給土耳其的海外銀行機構中西班牙各大銀行承擔最高風險,提供約830億美元貸款,而法國和意大利也分別提供了380億美元和170億美元貸款。歐洲銀行上周五開盤呈低迷走勢,歐洲斯托克銀行指數(Euro Stoxx Bank Index)早盤下跌0.5%,截至上周五下午,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和意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股票下跌5%,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股票下跌超過4%。
歐央行目前尚未將該情況定義為“危急情況”,里拉危機也尚未對歐洲銀行業構成系統性威脅。例如,德國商業銀行在其中期報告中稱,雖然與土耳其相關的信貸或貿易風險達25億歐元,但其中主要是短期的和有擔保的交易業務;德意志銀行在其年度報告中甚至沒有將土耳其列為風險國家。銀行業界人士稱“風險可控”。但不可排除如果土耳其違約,個別信貸機構有可能陷入困境。此外,土耳其貨幣危機持續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蔓延到其他新興經濟體。上周五,俄羅斯的盧布和南非的蘭特也在貶值。這屬于經濟連鎖效應。
土耳其如何擺脫貨幣危機
為穩定里拉匯率,土耳其央行今年已多次加息,但不見成效,原因在于土耳其在金融市場上已失去信譽。2017年憲法公投后,埃爾多安加強了對土耳其央行的控制權,使國際投資者對土耳其央行的獨立性抱有巨大懷疑。德國經濟研究所(DIW)宏觀經濟主管亞歷山大·克里沃茲基(Alexander Kriwoluzky)表示,“一國央行最重要的是信譽,而只有當該國央行獨立于其政府時,它才具有可信度”。
埃爾多安被認為是導致里拉貨幣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外交政策不利于穩定里拉。從代解危機的角度考慮,埃爾多安首先應考慮批準釋放美國牧師,避免讓土美外交矛盾演變成公共沖突;此外,還或應轉變其“利率反對者”的理念,認同通過持續加息阻止通貨膨脹。當前埃爾多安堅持降低利率,通過廉價貸款推動經濟增長,認為較高的利率將放緩經濟增長。正如康斯坦茨應用科學大學國際商務關系教授埃達爾·耶爾欽(Erdal Yalcin)所言,要在土耳其建立可持續和可預測的貨幣政策,“國家領導人必須做出選擇:更高的利率和可控的經濟衰退,或繼續持低的利率和不受控制的崩潰”。
其次,土耳其中央銀行應盡快承諾提高利率,保持央行獨立性,重獲國際投資者的信任。第三,土耳其財政部長貝拉特·阿爾貝拉克(Berat Albayrak)應提出具體的改革建議,減少增長對于消費和基礎設施支出的依賴。第四,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提供貸款幫助。但這種救援計劃總帶有附加條件,為此土耳其政府或不得不實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的經濟改革。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