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城市聚集了全國16%的衛生陶瓷產能
在春節和疫情管控期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邀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對大氣污染的影響進行分析解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是建材主要產區和消費區,聚集了全國23%的平板玻璃、16%的衛生陶瓷、10%的水泥熟料產能,涉及水泥、玻璃、陶瓷、磚瓦、耐火材料等工業爐窯近5000座。根據2018年“2+26”城市工業源清單數據分析,工業源的一次PM2.5、SO2、NOx和VOCs污染物排放量分別占區域總排放量的60%、46%、23%和49%。
根據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有關專家的分析,今年春節以來(1月23日-2月13日),“2+26”城市的工業活動水平超去年同期,工業熱高值區數量為848個,同比增加22.4%,主要是鋼鐵、建材、電廠等企業密集分布的區域。
在春節和疫情管控期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邀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對大氣污染的影響進行分析解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是建材主要產區和消費區,聚集了全國23%的平板玻璃、16%的衛生陶瓷、10%的水泥熟料產能,涉及水泥、玻璃、陶瓷、磚瓦、耐火材料等工業爐窯近5000座。根據2018年“2+26”城市工業源清單數據分析,工業源的一次PM2.5、SO2、NOx和VOCs污染物排放量分別占區域總排放量的60%、46%、23%和49%。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