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主權評級分析師警告稱,未來幾個月,在第二輪與新冠疫情相關的評級調整中,全球一些主要經濟體的信用評級可能會被下調或收到降級警告。標普全球主權評等部門董事總經理Roberto Sifon-Arevalo表示,在大流行期間支持衛(wèi)生系統(tǒng)、企業(yè)和工人的巨額成本正在從根本上讓一些國家的財政狀況惡化。標普全球今年已經下調了近60個國家的評級或評級展望,但其中只有相對較少是評級較高的富裕國家。
我國今年1-8月電解銅進口290萬噸,同比漲35%。由于疫情影響運輸,來自南美的銅的供給受阻,第三季度航線得到恢復,加上企業(yè)補庫存需求旺盛,銅的進口量大幅增長。有分析師表示,三大交易所加上上海保稅區(qū),目前最新的庫存指標數據,截止到10月9日,總和在60萬噸,這是在有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滬銅的價格在今年3月23日達到每噸35300元的年內低點,之后開始一路上漲,近期在每噸51000元左右,增幅超過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