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
據人民網消息,5月6日-8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召開,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較去年增長20.9%,占GDP比重達34.8%。據埃森哲公司分析,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將增長0.5%-0.62%。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當下,數字經濟更是被視為撬動全球經濟的新杠桿。據預測,數字技能和技術的應用將使全球經濟到2020年有望累計增加2萬億美元;到2025年,全球經濟總值的一半來自于數字經濟。 而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動。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原所長姚前指出,法定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他還透露,當前中國人民銀行正在開展央行數字貨幣研發試驗。
此前消息,當地時間5月2日,新加坡金管局與加拿大央行發布聯合公告稱,雙方已完成數字貨幣跨境、跨貨幣支付試驗。這是兩家央行間通過區塊鏈技術發送數字貨幣的首次成功嘗試,標志著國際數字貨幣支付研發和試驗再度獲得新進展。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的說法,為數字經濟提供貨幣或將成為一項國家任務。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