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應將治理“內卷化”競爭作為政策重點
當前宏觀經濟的首要關切點是持續低迷的價格水平。導致價格水平低迷并偏離趨勢值的原因除需求側的結構性問題(如房地產投資下滑)外,供給側的沖擊扮演了更為關鍵且復雜的角色。一方面,中國正經歷一場由技術進步和規模經濟驅動的“美好”供給沖擊。過去十余年間,中國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了近90%,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成本大幅下降,蘊含著新生產模式。但另一方面,許多行業在技術升級的同時,財務指標卻在惡化,企業利潤率甚至降至歷史低點,這些應歸結為內卷性定價模式導致的惡性競爭。要破解低價與“內卷”現象,必須全面啟動微觀治理。政策思路應從過去主要依靠行業自律的模式,轉變為“政府主導、行業協同、企業落實”的新模式,將競爭政策提升到舞臺中央。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