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質磚中墻
建材蒸壓加氣
混凝土砌塊生產過程中的煙氣
凈化工作,始于2014年1月1日《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頒布。標準實施兩年多來,隨著
環保部門對煙氣檢測力度的加大,很多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在原干燥和燒成工藝環節后,摸索著配上
風機和噴淋脫硫塔,以期滿足環保標準的要求。然而,大部分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對煙氣治理本身所具有的復雜性認識不足,對采用的脫硫工藝和裝備,基本遵行了一種比對方法,相鄰企業規模、相近的窯爐規格,別人在用,自己也可以用。豈知,此種方式存在較大的決策風險,加之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本身技術人員結構不足以應對脫硫工藝控制要求,以現有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中已運行的脫硫系統實踐效果分析,出現了干燥產量或燒成產量降低、不能滿足煙氣量處理能力、顆粒物或二氧化硫超標排放、運行費用較高,不能長期穩定運行等問題。
就采用的煙氣治理工藝系統運行、脫硫設備性能、工藝參數控制等方面的經驗而言,與大型火電廠、
水泥廠對大氣污染物治理系統相比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行業煙氣治理系統裝備和技術研究、治理工藝和系統運行管理還處于初級階段,表現為脫硫設備規格較亂,性能不完善,脫硫工藝不能適應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煙氣特征,脫硫工藝參數控制沒有成套要求,脫硫系統象征意義多于實際應用等等方面。
此外,部分企業在環保法規和環保部門的要求下,對煙氣治理系統安裝了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監測數據自動上傳,如超標排放后,不僅需要對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工藝進行分析調整,還得對脫硫工藝系統進行分析控制,此外,還需要對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是否正常運行進行分析。實際上,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對煙氣治理系統和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是陌生的,對磚廠而言,煙氣治理和自動監測是兩個新的技術領域,因此,磚廠在煙氣治理工藝和裝備的選擇、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維護、治理工藝系統運行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中,煙氣具有溫度低、濕度較高、過剩空氣系數較高引起的煙氣量較大、煙氣硫含量波動等特征,根據煙氣特征,現有企業采用的治理工藝,一般以濕法為主。資料顯示,濕法脫硫工藝中,堿法、雙堿法和
石灰法三種方式可用于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煙氣凈化工藝,三種方式性能見表1。
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采用堿法脫硫較為普遍,其次為雙堿法,采用石灰法的企業數量較少。同時,因煙氣凈化得到的沉淀物數量較少,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大多采用拋棄的處理方式,并不考慮副產物
石膏的品質、生成條件和回收利用。
堿法脫硫工藝以噴淋脫硫塔為核心設備,脫硫劑為氫氧化鈉,配備
水泵和循環水池,形成濕法噴淋脫硫工藝。堿法脫硫工藝,脫硫循環液中氫氧化鈉的水溶液
與煙氣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存在如下反應:
2NaOH+SO2=Na2SO3+H2O(1)
2NaOH+CO2=Na2CO3+H2O(2)
生成的亞硫酸鈉和碳酸鈉的水溶液呈強堿性(pH=11.6),且有一定的腐蝕性,能與空氣中二氧化硫反應。
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3)
Na2SO3+SO2+H2O→2NaHSO3(4)
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亞硫酸鈉、碳酸氫鈉、碳酸氫鈉均沒有沉淀反應。由于煙氣中含有氧氣,能夠與(1)式和(3)式中生成的亞硫酸鈉進行反應:
2Na2SO3+O2=2Na2SO4(5)
隨著(4)過程的進行,溶液的pH值將逐漸下降,當吸收液中pH值降低到一定程度(Na2SO3減少)時,溶液的吸收能力降低,吸收率開始下降。隨著式(5)氧化反應生成Na2SO4。隨著數量增加,會使吸收液面上SO2平衡分壓升高,(釋放出SO2)從而降低吸收率。因此,Na2SO4濃度達5%時,必須排出一部分母液,同時保持部分新鮮堿液。為降低堿耗,應盡力減少氧化,這是降低操作費用的關鍵之一。
貴州省某磚廠,年產6 000萬塊燒結普通磚生產線,其煙氣治理即為堿法脫硫工藝,配備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為保證煙氣排放值滿足標準指標要求,在調整循環液堿度時,pH值須達到11~13,噴淋脫硫系統中循環液的堿度控制偏高,每天堿耗達到30~35包氫氧化鈉,質量約750 kg~875 kg,每噸氫氧化鈉價格約為3200元,每天堿耗費用約為2400~2800元,每月費用達到72000~84000元,大大超出企業對煙氣治理成本控制的預期。
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廠在堿法脫硫效率下降的過程中,操作工并不能完全理解(5)式的化學反應原理。企業規定,當自動檢測
儀表SO2排放數值達到250 mg/m3(允許排放值為300)時,即要求添加氫氧化鈉以保證煙氣中SO2排放數值的達標排放。此外,當堿法脫硫工藝運行較長時間(60 d~90 d)后,洗滌循環液逐漸失效,需要暫停脫硫系統運行,更換部分或全部脫硫液體后,重新配制洗滌循環液。
根據表1數據,堿法脫硫工藝的運行費用很高,在貴州省部分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煙氣治理工藝過程中,這一點可由化學反應原理和磚廠實踐相互印證。
雙堿法脫硫系統中,脫硫劑是氫氧化鈉,采用石灰乳化液(氫氧化鈣)作為再生劑,減少氫氧化鈉消耗。氫氧化鈉吸收SO2后,吸收液在循環回水池內用石灰進行再生反應,生成亞硫酸鈣或硫酸鈣沉淀,再生后的氫氧化鈉溶液返回洗滌器,減少氫氧化鈉消耗。
洗滌過程的主要反應:
2NaOH+SO2=Na2SO3+H2O(6)
Na2CO3+SO2=Na2SO3+CO2↑(7)
Na2SO3+SO2+H2O=2NaHSO3(8)
吸收過程中,部分亞硫酸鈉被氧化:
2Na2SO3+O2=2Na2SO4(9)
石灰進行再生時:
CaO+H2O=Ca(OH)2
2NaHSO3+Ca(OH)2=Na2SO3+CaSO3·0.5H2O+1.5H2O(10)
Na2SO3+Ca(OH)2+0.5H2O=2NaOH+CaSO3·0.5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此外,洗滌循環液中亞硫酸鈉與煙氣中O2發生(5)式的反應,出現了堿法脫硫過程中循環液吸收率降低的現象,隨著系統運行時間延長,同樣需要將其從系統中不斷地移除。
硫酸鈉與石灰乳化液Ca(OH)2能夠反應:
Na2SO4+Ca(OH)2+2H2O=2NaOH+CaSO4·2H2O
實際上,(10)式用石灰將Na2SO4再生為NaOH并不容易,這是因為石膏的溶解度較大,當有相當量的SO2-3或OH-存在時,Ca2+濃度就非常低,CaSO4·2H2O不能沉淀出來。
(7)、(8)式中的半水亞硫酸鈣CaSO3·0.5H2O在溶液中,因其溶解度較高,在循環水池內的沉淀并不容易實現。雙堿法脫硫工藝在運行過程中,由于部分亞硫酸鈉被氧化,其硫酸鈉(Na2SO4)不易再生,積累過多,會影響洗滌效率,與堿法脫硫工藝一樣,必須將其自系統中不斷地移除,同時,需要不斷添加氫氧化鈉以保持pH值。磚廠實踐中,雙堿法脫硫也缺乏將硫酸鈣沉淀清除的環節,因此,出現脫硫液失效現象,嚴重時,同樣需要暫停脫硫系統運行,更換部分或全部脫硫液體后,重新配置脫硫液。最終產物是亞硫酸鈣。隨著亞硫酸鈣排出的部分堿液同時被排出,仍然需要增加NaOH的用量。NaOH再生時,鈣離子進入溶液中,在再生反應池內并不沉淀出來,如返回使用時操作控制不當,同樣會引起洗滌器的結垢或堵塞,從而失去雙堿法的主要優點。
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采用噴淋脫硫系統中,采用石灰作為脫硫劑,石灰經乳化后形成氫氧化鈣洗滌劑,也是一種成熟的濕式脫硫工藝。
噴淋塔內洗滌劑與煙氣中二氧化硫發生反應:
CaSO3·0.5H2O+SO2+H2O=Ca(HSO3)2+0.5H2O(11)
Ca(OH)2+Ca(HSO3)2=2CaSO3·0.5H2O+H2O(12)
pH值較高時,氫氧化鈣溶液在噴淋塔內還與煙氣中二氧化碳發生反應:
Ca(OH)2+ CO2=CaCO3 ↓ + H2O (13)
噴淋脫硫塔內半水亞硫酸鈣會被煙氣中氧氣氧化,形成石膏沉淀。
2CaSO3+O2+4H2O=2CaSO4·2H2O↓(14)
石灰脫硫后,循環液中得到了亞硫酸鈣和硫酸鈣,由于他們的結晶較細,脫水困難,而將脫硫漿液直接排入渣場。循環洗滌液中,如果pH值較高時,碳酸鈣、半水亞碳酸鈣和硫酸鈣的沉淀,使得脫硫系統中噴嘴、除霧器和管道堵塞,這是石灰法目前存在的主要缺陷。
在磚廠的實際應用中,因窯爐過剩空氣系數較高,內燃料摻配變化造成煙氣硫含量波動等原因,三種脫硫方法堿耗偏高、脫硫效果不穩定、噴嘴和除霧器堵塞等現象均有發生。
無論采用石灰法、堿法還是雙堿法,大部分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煙氣治理工藝均由離心風機將煙氣直接送入噴淋脫硫塔,噴淋塔內設置有噴淋層和除霧器,循環洗滌液由塔外循環池通過防腐蝕泵泵到噴淋層噴嘴進行霧化,與離心風機送來的煙氣進行氣液接觸,以便脫硫液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顆粒物,實現煙氣脫硫的治理。處理過后的煙氣顆粒物和二氧化硫達標后由煙囪排放。
堿法脫硫時,磚廠治理流程由風機、噴淋脫硫塔、循環水池、水泵和煙囪構成。采用雙堿法和石灰法時,治理流程為風機、噴淋脫硫塔、攪拌水池、循環水池、水泵和煙囪構成,增加了攪拌水池。在貴州省,部分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采用將煙氣直接進入噴淋脫硫塔的治理流程,雖然脫硫塔對SO2和顆粒物具有吸收和除塵的綜合治理作用,然而,在實際運行中,卻常常出現二氧化硫能夠滿足排放指標要求,而顆粒物卻不能滿足排放指標要求的現象。由于治理系統中沒有專門的除塵環節,脫硫液長時間單向循環運行,煙氣中煙塵和飛灰在脫硫液中濃度增加,對脫硫液形成污染,造成脫硫效率降低,還會導致系統中管道、噴嘴和除霧器堵塞。
《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在1.7基準空氣過剩系數條件下,顆粒物排放指標必須低于30mg/m3,對此,如SO2能夠達標而顆粒物卻超標,意味著煙氣治理工藝不合格,觸碰《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超標即違法”的法制精神。針對當前磚廠中運行的噴淋脫硫塔流程,需要增加專門的除塵治理環節。磚廠煙氣溫度低,濕度大,煙塵顆粒粒徑細小,不能滿足
機械除塵和過濾除塵的工作要求,而電除塵器和濕式洗滌除塵器可用于磚廠煙氣治理中專門的除塵環節,實現脫硫液的清潔循環并維持脫硫治理系統的工作效率,為顆粒物達標排放創造條件。
電除塵器的應用具有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收集下的粉塵經后期處理可直接摻加到制磚混合料中回收利用,沒有再次環境治理難題。濕式洗滌除塵器,除設備本身占地外,還需要修建循環水池和沉淀水池,占地面積較多,且隨著水中溶解的SO2增加,對構筑物和洗滌設備存在影響,系統需要采用防腐處理。運行后的廢水存在再次治理的需要,收集下來的泥漿,可用作制磚混合料。
當前,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濕法煙氣治理工藝中,基本采用噴淋脫硫塔,噴淋脫硫塔及其系統性能與SO2吸收、亞硫酸鈣沉淀等一系列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相關,對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陌生的環保技術領域和重要裝備。
磚廠濕法脫硫系統中,噴淋塔是其核心設備,多采用逆流方式布置,煙氣由噴淋區下部進入塔內,并向上運動,堿液或石灰漿液通過循環泵送至塔中不同高度布置的噴淋層,由噴嘴噴出的漿液霧化形成的細小液滴向下運動,與煙氣逆流接觸,氣液充分接觸,對煙氣進行洗滌,實現SO2吸收。塔內一般設置3~6個噴淋層,根據噴嘴壓力,每個噴嘴漿液霧覆蓋面積達到1 m2~2 m2左右,隨著噴嘴數量的增加,噴淋塔內漿液霧覆蓋率可達到200%~300%,從而提高脫硫效率。在塔內噴淋層上方,設置2~4道除霧器層,避免處理后的煙氣夾帶具有腐蝕性水霧,煙氣最后由煙囪排出。噴淋脫硫塔主要性能見表2。
與填料塔、篩板塔等其他種類的吸收脫硫塔相比較,噴淋脫硫塔對磚廠具有更高的吸引力,是大多數企業的主要選擇。就脫硫塔及其系統選擇而言,需要準確掌握本企業煙氣中硫含量、煙氣量、煙氣流速、溫度、壓力等技術參數,而煙氣中硫含量和煙氣量參數是確定煙氣治理工藝的基本參數。由于企業依據《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展煙氣治理工作的時間較短,加上生產原燃料變化、摻配比、產品品種調整、日產量波動等因素,大部分企業對于生產過程中煙氣硫含量和煙氣量的數值和變化范圍缺少準確把握。在治理工藝和設備的選擇中,基本遵行了一種比對方法,或以脫硫塔生產企業的意見為主。而部分脫硫塔生產企業對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工藝缺乏了解,理論計算結果與生產實踐相距較大,使得部分磚廠設置噴淋脫硫工藝系統后,不僅不能滿足處理煙氣量和脫硫效率要求,不能達標排放,還出現隧道窯產量降低,產品質量波動的現象,不得不重新配置噴淋脫硫,走了彎路。這是當前很多磚廠已經出現的現象。
某磚廠根據脫硫塔生產企業提出的工藝及裝備建立的煙氣治理系統,運行中,煙氣處理量不能滿足要求,造成干燥產量降低,煙氣中顆粒物和二氧化硫無法達標排放,無法退貨,被淘汰閑置,見圖1。圖2所示脫硫塔由于系統阻力較大,不能有效降低煙氣中二氧化硫含量,出現超標排放。只能減少干燥窯產量、降低生產規模運行。
圖1 被淘汰的脫硫塔
圖2 處理煙氣量不能滿足要求的脫硫塔
圖3所示脫硫塔不能滿足磚廠煙氣治理要求,很快淘汰被當作高位水箱使用。
圖3 被淘汰當水箱的脫硫塔
圖4所示脫硫塔因不能滿足磚廠煙氣治理和排放指數要求,被淘汰,成為廢鐵。
圖4 被淘汰的脫硫塔
當前,大部分磚廠在煙氣治理過程中,脫硫液單向循環使用,并未考慮亞硫酸鈣氧化生成石膏后沉淀及過濾回收利用的環節。脫硫液中有害物質數量較多時,將失效脫硫液直接拋棄到渣場,從而簡化脫硫系統工藝流程、設備數量、占地面積和系統造價。此種條件下,磚廠根據脫硫塔生產企業對噴淋脫硫液的流量和循環池容量要求,自行建設配制和儲存漿池。
采用堿法脫硫時,脫硫液循環池數量不多,容積較少。采用雙堿法和石灰法脫硫時,需要考慮石灰溶解及化合物沉淀的停留時間,因此,配制漿池和循環池數量及容積應增加,從而避免硫酸鈣、碳酸鈣離子在噴淋塔內結垢,造成堵塞。對于沒有設置專門除塵環節的磚廠,由于煙塵的影響,循環池數量及容積更應增加,見圖5、圖6。
圖5 堿法脫硫,2 個循環漿池
圖6 雙堿法、單向循環6,個循環漿池
三種脫硫方法中,堿法脫硫中化學反應式(5),由于硫酸鈉增加,循環液吸收率降低,必須排出一部分母液。由雙堿法脫硫中化學反應式(6)可知,部分亞硫酸鈉被氧化,硫酸鈉的積累會影響洗滌效率,必須不斷地將之移除。由石灰法脫硫中化學反應式(13)和(14)可知,由于生成的亞硫酸鈣和硫酸鈣的結晶較細,脫水困難,為避免堵塞,需要將部分脫硫漿液排出。
三種脫硫方法中,脫硫液單向循環使用的循環池,由于排出有害漿液的需要,均有必要設置用于沉淀過程和泵出有害漿液的旁路渣漿池,或設置足夠數量的循環池。設置旁路渣漿池或足夠數量的循環池,對維持煙氣治理系統較高的脫硫效率,減少脫硫劑消耗是非常必要的。
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煙氣治理工藝屬拋棄法,并不考慮治理流程中副產物的回收利用,流程中沒有專門的亞硫酸鈣氧化生成石膏、石膏沉淀及過濾排出的環節,因此,漿液pH值的控制首先以保證系統脫硫效率為主,同時,盡量避免出現亞硫酸鈣、碳酸鈣和硫酸鈣結晶結垢現象。
洗滌循環漿液的pH值,對系統脫硫效率、塔內管道、噴嘴、除霧器是否結垢堵塞、脫硫劑消耗等均具有極大的影響,三種脫硫方法均需要嚴格控制循環漿液pH值,并保持穩定。某磚廠采用氫氧化鈉和石灰“雙堿法”脫硫工藝,設置6個單向循環漿池,塔內漿液回流的第一漿池加入石灰,第四漿池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洗滌循環液用試紙檢測,第一漿池pH為11,根據脫硫塔生產企業建議,第六漿池需要保持pH值達到13(見圖7、圖8)。
圖7 人工添加石灰
圖8 人工添加氫氧化鈉
人工添加石灰和氫氧化鈉時較為隨意,圖8中工人曾一次加8包氫氧化鈉,質量達到200 kg。資料顯示,石灰法脫硫工藝中,洗滌循環液pH應嚴格控制為7~8,pH超過8時,生成CaSO3·0.5H2O軟垢;pH超過9時,循環漿液產生式(13)化學反應,吸收煙氣中的CO2,從而導致CaCO3結垢。
堿法脫硫工藝中,洗滌循環液pH控制為11~13,較高pH值有利SO2的吸收。隨著pH值的降低,應及時補充氫氧化鈉,雙堿法脫硫工藝中,入塔洗滌循環液pH應控制為11~13,石灰再生反應池pH不低于7。入塔洗滌循環液pH降低時,應及時補充氫氧化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要求,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需要安裝煙氣連續監測系統(CEMS)對污染物進行連續地、實時地跟蹤測定。CEMS系統由顆粒物、氣態污染物、煙氣排放參數測量、數據采集、傳輸與處理等子系統構成。測定煙氣中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濃度、測量煙氣溫度、壓力、濕度、流速等參數值,并計算出煙氣中污染物濃度和排放量,同時自動傳輸。CEMS系統自動化技術層次較高,其中,系統運行維護及其重要,因此,CEMS系統的調試、維護、運行及管理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才能上崗,就目前磚廠技術人員能力而言,很多磚廠沒有能力承擔。
首先,對磚瓦企業而言,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煙氣治理系統、設備及運行管理是全新的環保技術領域,系統影響因素較多,穩定達標排放難度較大,運行管理要求很高,需要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建立專項的管理維護技術隊伍,才能實現達標排放,降低脫硫劑消耗和運行費用。
其次,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應加強生產工藝總結及管理,準確把握煙氣性能參數,與環保設備企業、科研院所和設計院共同提出切實可行的煙氣治理工藝流程,避免盲目采用脫硫設施后,卻不能滿足排放標準要求,脫硫塔被淘汰的情況發生。
第三,現有磚廠煙氣治理工藝中,需要采用電除塵器或濕法除塵器的專門除塵環節,降低煙氣中顆粒物含量。當采用濕法除塵器時,不僅能夠降低煙氣中顆粒物數量,同時減少SO2的含量。專門的除塵環節,能夠保持脫硫漿液的清潔循環狀態,有利于提高噴淋脫硫塔脫硫效率和降低堿耗,效果及其明顯。
第四,針對堿法、雙堿法和石灰法三種脫硫工藝中,循環脫硫液內均能夠產生有害化合物及結晶沉淀,需要增加循環漿池數量或建立旁路的沉淀池,方便廢液及時泵出,避免噴淋塔內的結垢堵塞和降低堿耗。
第五,拋棄法煙氣治理工藝中,循環脫硫漿液的pH值首先需要保證系統較高的脫硫效率,因pH值對脫硫液化合物是否結晶沉淀的影響較大,因此,氫氧化鈉和石灰的添加時間和數量,需要根據pH 值確定。不同脫硫工藝,都需要嚴格控制脫硫循環漿液的pH值,才能保持較高脫硫效率和有效降低氫氧化鈉和石灰的消耗,避免堵塞現象。
第六、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熱工系統中過剩空氣系數的高低,除與《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1.7基準空氣過剩系數比值相關,對是否達標影響較大外,還對循環脫硫液內亞硫酸鈉和碳酸鹽氧化影響較大,由于式(5)氧化反應生成的Na2SO4再生NaOH不順利,間接地增加了氫氧化鈉的消耗,因此,嚴格控制熱工系統的過剩空氣系數(即煙氣中的氧含量)是必要的。企業煙氣治理工作不能僅僅依靠采用末端治理的方式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其代價不僅是要花費大量的處理費用,而且還要消耗
能源。因此,磚廠煙氣達標排放工作,必須建立在原燃料性能、產品綱領、制磚工藝及設備、治理系統優化等生產全過程管理的基礎條件上,才更加經濟合理可行。目前,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煙氣治理工作面臨著治理工藝的選擇、脫硫裝備性能的適應性和運行管理要求高等三個方面的困難,急需燒結墻體材料行業聯合設計、研究和環保設備生產企業,共同對輕質磚中墻建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煙氣治理工藝和裝備提出完整的技術規范,從而為燒結墻體材料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 轉載自《磚瓦》,
———— 轉載自《磚瓦》,作者:陳榮生,陳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