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應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建筑物性質、發生電氣火災危險性、保護對象等級來設置。
根據GB14287-2005的定義以及工程實踐經驗,一個完整的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應包括:電氣火災監控設備(監控 主機);若干個分布于建筑物配電系統各關鍵點的監控探測器(剩余電流式和測溫式);連接監控主機與各探測器的通訊網絡:485通信(接口、通訊總線及分支 線、護線管槽); 確保系統信息正確傳遞的中繼器件.
并非任何場所的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都必須齊備上述所有部分。在總線敷設路徑簡單且距離不長的較小系統中,中繼器件不是 必需的。在監控點少于8個且場所面積小于1500m2的獨立區域,則可以只設置能控制斷路器分閘的獨立式探測器而不一定要連結成系統。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 數量超過8個,或場所面積大于1500m2時,應將其連接成系統并設置電氣火災監控設備。
電氣火災監控設備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或有人值班的場所。電氣火災監控設備輸出的報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可以接入消防控 制室內的火災報警系統顯示裝置集中顯示;此時火災報警系統的軟件設置應作相應匹配,使該類信息的顯示與火災報警信息有明顯區別。絕大多數情況下,電氣火災 監控主機與火災報警系統主機同室并列放置。
在設計階段,應對網絡拓撲、線路走向、集線器接入點、導線型號、敷設方式等及早作出規定,并參照監控主機(及系統) 技術說明書,對施工提出明確要求,嚴格按設計施工。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火災
火災后現場“ 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人類能夠對火進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火,給人類帶來文明進步、光明和溫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會給人類造成災難。所以說人類使用火的歷史與同火災作斗爭的歷史是相伴相生的,人們在用火的同時,不斷總結火災發生的規律,盡可能地減少火災及其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對于火災,在我國古代,人們就總結出“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的經驗。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社會財富日益增多的同時,導致發生火災的危險性也在增多, 火災的危害性也越來越大。據統計, 我國 70 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 2.5 億元, 80 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 3.2 億元。進入 90 年代, 特別是 1993 年以來,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上升到年均十幾億元,年均死亡 2000 多人。實踐證明,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來越突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的危害”是對消防立法意義的總體概括,包括了兩層含義: 一是做好預防火災的各項工作, 防止發生火災; 二是火災絕對不發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發生火災,就應當及時、有效地進行撲救,減少火災的危害。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物體上失去控制的燃燒造成的損失。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發生的一種氧化放熱反應,通常伴有光、煙、或火焰。燃燒的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及著火源。防火的主要措施就是: 控制可燃物、隔絕助燃物、消除著火源。
監控
[monitorandcontrol]監測并進行控制
電氣
電氣工程(ElectricalEngineering,簡稱EE)是現代科技領域中的核心學科之一,更是當今高新技術領域中不可或缺少的關鍵學科。正是電子技術的巨大進步才推動了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信息時代的到來,并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模式。電氣工程的發展前景同樣很有潛力,使得當今的學生就業比率一直很高。
根據GB14287-2005的定義以及工程實踐經驗,一個完整的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應包括:電氣火災監控設備(監控 主機);若干個分布于建筑物配電系統各關鍵點的監控探測器(剩余電流式和測溫式);連接監控主機與各探測器的通訊網絡:485通信(接口、通訊總線及分支 線、護線管槽); 確保系統信息正確傳遞的中繼器件.
并非任何場所的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都必須齊備上述所有部分。在總線敷設路徑簡單且距離不長的較小系統中,中繼器件不是 必需的。在監控點少于8個且場所面積小于1500m2的獨立區域,則可以只設置能控制斷路器分閘的獨立式探測器而不一定要連結成系統。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 數量超過8個,或場所面積大于1500m2時,應將其連接成系統并設置電氣火災監控設備。
電氣火災監控設備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或有人值班的場所。電氣火災監控設備輸出的報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可以接入消防控 制室內的火災報警系統顯示裝置集中顯示;此時火災報警系統的軟件設置應作相應匹配,使該類信息的顯示與火災報警信息有明顯區別。絕大多數情況下,電氣火災 監控主機與火災報警系統主機同室并列放置。
在設計階段,應對網絡拓撲、線路走向、集線器接入點、導線型號、敷設方式等及早作出規定,并參照監控主機(及系統) 技術說明書,對施工提出明確要求,嚴格按設計施工。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火災
火災后現場“ 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人類能夠對火進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火,給人類帶來文明進步、光明和溫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會給人類造成災難。所以說人類使用火的歷史與同火災作斗爭的歷史是相伴相生的,人們在用火的同時,不斷總結火災發生的規律,盡可能地減少火災及其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對于火災,在我國古代,人們就總結出“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的經驗。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社會財富日益增多的同時,導致發生火災的危險性也在增多, 火災的危害性也越來越大。據統計, 我國 70 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 2.5 億元, 80 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 3.2 億元。進入 90 年代, 特別是 1993 年以來,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上升到年均十幾億元,年均死亡 2000 多人。實踐證明,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來越突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的危害”是對消防立法意義的總體概括,包括了兩層含義: 一是做好預防火災的各項工作, 防止發生火災; 二是火災絕對不發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發生火災,就應當及時、有效地進行撲救,減少火災的危害。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物體上失去控制的燃燒造成的損失。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發生的一種氧化放熱反應,通常伴有光、煙、或火焰。燃燒的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及著火源。防火的主要措施就是: 控制可燃物、隔絕助燃物、消除著火源。
監控
[monitorandcontrol]監測并進行控制
電氣
電氣工程(ElectricalEngineering,簡稱EE)是現代科技領域中的核心學科之一,更是當今高新技術領域中不可或缺少的關鍵學科。正是電子技術的巨大進步才推動了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信息時代的到來,并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模式。電氣工程的發展前景同樣很有潛力,使得當今的學生就業比率一直很高。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