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津市政府辦公廳的工作實施方案表明:天津市將強化建筑節能,“十二五”期間全市范圍內將完成1200萬平方米既有建筑節能改造,30萬戶居民將住進“節能房”。
首先既有建筑節能的改造主要包括外墻外保溫、屋面保溫、節能門窗改造、供熱系統節能改造、供熱分戶計量改造等部分。
其次根據方案,天津市將嚴格新建建筑監管,確保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率達到100%。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綜合改造1200萬平方米。實施辦公、商業、醫院等公共建筑能耗審計、能耗采集傳輸和溫度檢查,完成節能改造400萬平方米。
較后要根據居住建筑四步節能設計標準,研究公共建筑65%節能設計標準,使建筑用能負荷降低30%。改造后,建筑物耗熱量降低,供熱成本降低,建筑物圍護結構保溫氣密性能大為提高,居住舒適度有較大改善。
相關建材詞條解釋:
節能
按照 世界能源委員會1979年提出的定義: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環境和社會可接受的一切措施,來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節能就是應用 技術上現實可靠、經濟上可行合理、環境和社會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設備或工藝的能量利用效率。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關心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也充分認識到了環境對我們人類發展的重要性。各國都在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改善 環境,減少污染。這其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緊迫的問題就是能源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除了尋找新的能源,節能是關鍵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 ,在最近幾年,通過努力,人們在節能技術的研究和產品開發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節能是指加強用能管理,采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減少從能源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中的損失和浪費,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其中,技術上可行是指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可以實現;經濟上合理就是要有一個合適的投入產出比;環境可以接受是指節能還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其指標要達到環保要求;社會可以接受是指不影響正常的生產與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就是要降低能源的損失與浪費。節能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長遠發展戰略,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廣義的講,節能是指除狹義節能內容之外的節能方法,如節約原材料消耗,提高產品質量、勞動生產率、減少人力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狹義的講,節能是指節約煤炭、石油、電力、天然氣等能源。從節約石化能源的角度來講,節能和降低碳排放是息息相關的。在狹義節能內容中包括從能源資源的開發,輸送與配轉換(電力、蒸氣、煤氣等)或加工(各種成品油、副產煤氣為二次能源,直到用戶消費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有節能的具體工作去做)。
建筑節能
建筑節能,在發達國家最初為減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普遍稱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證提高建筑舒適性的條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節能具體指在建筑物的規劃、設計、新建(改建、擴建)、改造和使用過程中,執行節能標準,采用節能型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提高保溫隔熱性能和采暖供熱、空調制冷制熱系統效率,加強建筑物用能系統的運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內外能量交換熱阻,以減少供熱系統、空調制冷制熱、照明、熱水供應因大量熱消耗而產生的能耗。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