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墻是現代化建筑的主要外圍護結構之一,其設計不僅要滿足建筑美學和建筑功能的要求,而且要更多地考慮熱工設計,充分體現當前國際上流行的建筑設計三大原則:“開放與交流、舒適與自然、環保與節能。”
現階段,大多數提高玻璃幕墻節能保溫性能的工程主要措施是采用鍍膜玻璃、Low-E玻璃、熱反射玻璃、中空玻璃及隔熱斷橋鋁型材降低結構傳熱系數K、消除結構體系“熱橋”、降低空氣滲透熱損失、減少開啟窗扇面積、提高其密封性等。總之,尚停留在消極設防的設計思想階段。
轉變設計理念:變被動為主動
玻璃幕墻的熱工設計,應該追求設計功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被動設防為主動利用能源的設計思想,為了減少冬季采暖供熱的熱損失和能源消耗,為了減少夏季空調制冷的熱襲入和能源消耗,玻璃幕墻熱工設計的發展趨向是:對于以采暖供熱為主的幕墻追求達到溫室效應,對于以空調制冷為主的幕墻追求達到冷房效果,無論何種幕墻都將追求合理利用太陽能。動態幕墻(也稱熱通道幕墻、雙層通風幕墻)是一種很好的發展方向,由光電板系統和幕墻系統組成的光電幕墻也是主動利用太陽能的一個應用發展方向,綜合運用光能、熱能、電能的智能玻璃幕墻是較理想的發展方向。
進行幕墻熱工設計時,必須對其復雜的傳熱過程和傳熱方式進行分析和研究。玻璃幕墻的傳熱過程大致有三種途徑:一是玻璃和鋁合金(不銹鋼)金屬框格的傳熱:通過單層玻璃的熱流傳熱,通過金屬框格傳熱,通過玻璃的鍍膜層減少輻射換熱;二是幕墻內表面與室內空氣和室內環境間的換熱:內表面與室內空氣間的對流換熱,內表面與室內環境間的輻射換熱;三是玻璃幕墻外表面與周圍空氣和外界環境間的換熱;外表面與周圍空氣間的對流換熱,外表面與外界環境間的輻射換熱,外表面與空間的各種長波(如電磁波、紅外線等產生的長度)輻射換熱。四是普通玻璃幕墻采用單層玻璃和鋁合金型材的梁柱結構,而節能玻璃幕墻則應從上述三種途徑加以考慮:靠前種途徑(熱傳導)對節點設計影響較大,針對玻璃的導熱性能,設計時采用中空玻璃;針對鋁框的導熱性能,設計時采用尼龍66等結構塑料,形成“斷橋”,可增大熱阻,減少熱傳導,從而設計隔熱幕墻。在此基礎上,再考慮第二種途徑(熱對流)和第三種途徑(熱輻射),在構造上采用雙層Low-E玻璃,上下端對流開口,從而設計動態幕墻。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