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三峽水利(600116)披露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110.93億元,同比增長9%;受流域來水極度偏枯、資本市場波動和電解金屬錳銷量減少及價格走低等因素影響,歸母凈利潤4.76億元,同比下降44.95%;基本每股收益0.25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報告顯示,2022年面對嚴峻電力保供形勢,公司以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為主線,以保民生、保生產、保安全為重點,提前謀劃,多措并舉,爭取外購電和電煤保供,深挖電力增供潛力,配售電量同比上升3%,創同期歷史新高。同時,公司積極響應
能源結構轉型及低碳發展目標,依托重慶自然資源稟賦,在重慶萬州、涪陵、黔江等地大力布局燃氣以及風力發電,進一步完善電源結構,提高供電保障能力。報告期內已決策項目裝機規模108萬千瓦,預計年發電量約35億千瓦時。此外,不斷鞏固電網結構,優化電網運行方式,繼續推進城市功能恢復電網改造、農網改造升級等工程,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有效提升。報告期內,公司整合優勢資源,加速戰略轉型升級,全力拓展綜合能源、儲能、市場化售電、電動重卡等新業務。綜合能源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商業模式,儲能業務順利開局。市場化售電簽約客戶數量突破3700家,規模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萬州區首個綜合能源示范項目九龍園區熱電聯產項目建成投運,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廣東等地積極推進用戶側儲能業務并取得突破:截至目前累計簽約用戶側儲能項目84個,合計容量863MWh,累計開工項目33個,總容量131MWh;另一方面搶抓重慶市提升電力自主可控保供能力、試點建設獨立儲能電站的重要機會,合計投資約11.82億元推動永川區松溉和兩江新區龍盛獨立儲能電站項目。公司表示,未來將緊扣配售電、綜合能源、新能源三大業務,持續夯實存量配售電產業,積極打造四大產業發展平臺,穩步推進產業延伸。深耕廣拓,規模化發展配售電業務;突出優勢,特色化拓展綜合能源業務;精準布局,差異化開拓新能源業務,推動公司發展邁上新臺階。(鄭渝川)
4月19日晚間,冠昊生物(300238.SZ)發布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77億元及1.13億元。至2023年一季度,國內經濟逐步復蘇,市場環境穩定向好,公司業績增速回正,2023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
平安證券指出,綠氫產業爆發在即,關注電解槽和材料環節。綠氫是氫能發展的終極路線,電解槽和關鍵材料存在壁壘,建議關注上市公司中電解槽環節具備技術實力的隆基綠能、陽光電源、華電重工,布局電解槽的彈性標的華光環能、昇輝科技,材